美国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耕地还比中国多11亿亩,为什么其粮食无论单产还是总产,反而不如中国呢?
蒋高明说,国内转基因的专家声称,他们的转基因水稻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产量约8%,如果是和普通水稻比较,这个增产幅度相对于其巨大的生态风险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蒋高明:《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应当慎行》,载《中国周刊》,20100222。)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包括“水、土、肥、种、密(合理密植)、保(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管(田间管理)、工(工具改良)”八个方面,转基因仅在“种”上做文章,又怎么能说是“唯一可取”呢?
《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1月5日报道了云南省农科院进行的一项新肥料试验,水稻、玉米的标准试验和大田试验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增产效果,9亩水稻增产幅度高达21.55%。从云南省农科院试验所使用肥料的成分构成来看,氮磷钾含量不足10%,有机质含量丰富,能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的效果。这项试验说明一个道理,肥料的改进、土壤的改良在提升粮食产量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中国农业大学张卫锋博士是农田养分综合管理的专家,他们的研究团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肥料管理实践,在不增加化肥投资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氮、磷、钾的使用比例,起到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一些农户由于缺乏科学施肥技术,往往是以高肥换取高产,经济效益很低。科学家通过向农民直接传授农田养分综合管理知识,不仅实现了“减肥”(减少肥料使用),还达到了“增产”。
美国2030研究所的文佳筠博士则通过大量调研得出: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每公顷的粮食产量就能提高430公斤。
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粮食危机》一书作者恩道尔先生面对记者的提问,则明确回答:“中国不需要转基因技术来解决吃饭问题。”(傅勉:《对话威廉?恩道尔:中国不需要转基因技术解决吃饭问题》,载《第一财经日报》,20100223。)
《第一财经日报》:过去50年中国人口翻番,超过13亿,一些科学家表示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转基因生物技术能够提高粮食产量,因而是解决粮食问题的良方。但是您提出转基因生物技术不能提高粮食产量,如何理解这一结论?转基因生物对人类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