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访谈的三种形式
深度访谈在一对一沟通的前提下,有明确的沟通目的,有明确的沟通思路,有在互动沟通基础上递进深入的特点,在沟通过程中可能需要将资料的陈述介绍方式作为过渡工具。在这个意义上,深度访谈可以借用在所有这些谈话方式中的技巧与方法,根据谈话情景的需要,而引入这些工具。从这个角度来说,其他方面谈话技巧专长对从事深度访谈均有帮助,但只有某个方面的长处也会使得深访带有明显的沟通偏差。这意味着,在各种沟通方式上均无长处的,不宜担当深访者;培养深访技巧需要在平时尝试与累积多方面的谈话经验;但仅仅其他的谈话技巧本身也是不够的,因为深度访谈有自己的一些专门要求。
应该采用何种形式的深度访谈通常取决于所需结构化的程度,图1.1表现了访谈中结构化程度的连续区域。在连续区域的一头,是高结构化、以问卷为导向的访谈;在连续区域的另一头,是非结构化、开放式、对话式的访谈。高结构化的访谈有时也被称为标准化访谈,问题及其顺序在访谈开始之前就已经决定了。
图1.1深度访谈结构化程度
——高结构化/标准化。最具结构化的访谈事实上是书面调研的口头形式。美国人口普查局和市场研究中就有口头调研的最好例子。但在定性研究的方法下使用高结构化访谈存在一些缺陷,因为事先确定的访谈问题容易使研究人员难以深入了解受访者的世界观及其对一些问题的宏观看法,而只能得到受访者对研究人员预设问题的某种回应。这样的访谈建立在并不牢固的基础上,因为这样的访谈要求访问者与受访者拥有共同的词汇习惯,并且访谈的问题对于每一个被访者的意义都是等同的。研究中可能会需要一些受访者的人口学统计数据,比如年龄、收入、工作历史、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高结构化访谈的主要作用就是从受访者那里获得这种数据;它还可以用来探寻受访者对某个特定问题的回应,或者了解受访者怎样定义一个概念和术语。
——半结构化。大多数时候,深度访谈多为开放式问题而非高结构化的。低结构化形式是基于“个体的受访者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独特的定义”的假设,所以访谈中的问题多以开放式的形式出现。一种结构性稍低的形式是“半结构化访谈”。如图1.1所示,半结构化访谈处于整个连续区域的中部,这种形式的访谈既可以包括语言灵活的问题,也可以或多或少含有高结构化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如果是要求所有受访者都准确应答的信息就往往会使用高结构化的问题。但是大多数时候访谈应该受一系列有待进一步发掘的问题的引导,这些问题既不需要挑剔语言上的精准,也不需要提前确定顺序,但对访问者的要求较高:当被访者对访谈话题有新的看法时,研究人员要能够随机应变,掌握访谈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