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日子或大日子之前的准备。描写在你迎来你的大日子那一天或之前的每一天的状态。有些部分之前已经写过,如没有必要,可略去。
(9)标志性故事。总结并点评新闻中提到的故事--作为当地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如果可能的话,这部分只描写一个人物或详写一件典型事件,然后解释你为什么选择这则新闻。当然,你的文章中不能出现“有意挑选了这则新闻”之类的字样。
(10)朋友。讲述一件在这个时间段内你和你朋友之间发生的、让你难以忘怀的事。
3在你完成了以上所有的部分之后,重新编排这些微型散文。不用费神去想各部分之间该如何过渡,因为根本不需要任何起承转合。顺序如下:
1)开头
2)生命中的那一天(1)
3)家与新闻报道(7)
4)众所周知的日子(6)
5)标志性故事(9)
6)朋友(10)
7)年鉴(2)
8)大事记(4)
9)岁月金曲(5)
10)路上的故事(3)
11)大日子或大日子之前的准备(8)
12)结尾
4写开头和结尾。通读这些故事,注意它们是怎样被重新排列的。现在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呢?你对这一本记录着你生命中各种事件的“白色纪念册”有何感慨?试着用第三人称讲述你的故事,甚至可以用现在时态进行陈述。下面是一些开头和结尾可以借鉴的例句:
这个故事的讲述人是。
这段时期我的人生正处在。
以下的种种行为都是发生在和之间的。
我当时正在工作/我当时没有工作。我那一年/那一小时。
我曾经有/没有女朋友/男朋友/妻子/丈夫/合伙人。
那段日子,我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
我对那段时光最留恋的是什么呢?而我最不愿回首的又是什么呢?。
我本不该讲述这个故事,因为。我应该把这些故事讲给大家听
因为 ,哪一位男演员/女演员适合扮演这个故事的叙述者呢?
这个故事是什么颜色的?
这个故事有着怎样的气味?
如果把这个故事结集成书并摆在图书馆,应该把它归为哪一类才合适?。
在故事发生的这一段时间,我遇见了不少名人和当地名流,他们有:。
我过去信奉/不信奉上帝。我现在依旧信奉上帝/我现在不信奉上帝了/直到现在我也不信奉上帝。
这个故事的讲述者在有些地方和我很像:。
如果把这段经历比作一份报纸,那第一页的大标题便是:
我曾经对我的人生有怎样的期望?
然而我的人生实际上是怎样的呢?
如果在街上我与这个故事的叙述者擦肩而过,我或许会对自己说:
我会对这个故事的叙述者说些什么呢?。
切记:不按顺序写这些微型散文是唯一的诀窍。对于许多作家来说,要想写出一篇形散而神不散,且其中还穿插着不同的时间线以反映作者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心境的散文,这是唯一的写作方法。正如蒙田和克里利所言,这样的编排正是赋予我们所写的内容一种形式或样式。
5其他建议。写作之前,以及在写作每一部分时,最好阅读琼·迪迪翁的那篇散文。想想你会如何讲你的故事,并为每个部分拟订标题。做些调查研究,采访那个时间段的人,同时注意借鉴别人的语言、资源和文学作品。
作者介绍:Daniel Nester,著有散文及非虚构幽默作品集How to Be Inappropriate, 诗歌集The History of My World Tonight以及God Save My Queen第一部和第二部。后两部作品表达了Nester对英国皇后摇滚乐队的喜爱和痴迷。他的作品被收录进《最佳美国诗歌》(The Best American Poetry)、《最佳非虚构文学作品集》(The Best Creative Nonfiction)以及Third Rail: The Poetry of Rock and Roll等文选中。目前,他在纽约州奥尔巴尼市的圣罗斯学院教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