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拿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而以上是我对我两年后生活的全部假想,这让人感到惶恐。
这个社会中,多少人一夜暴富,多少人又瞬间破产,金钱变得多么的重要,城市里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名车荟萃,别墅丛生,高档会所,香肩女郎……这些东西刺激着多少人的神经,只是夜幕降临,仰望着高级楼盘的窗户,还是会疑惑:里面的人活得幸福吗?有了这样的疑惑,在大众的价值观念里头估计已经是一个逻辑错误,但我骨子里头本来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
所以,我拒绝了这份工作,我要去远行,去了解这个世界,去寻找自我--为了我的生活!
这就是我的决定。
这就是两年前邵明博客里的第一篇日志。两年过去了,邵明已经在路上走了两年。他两年前的选择让人沉思,人的一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选择就是在工作和闲暇之间的取舍吧。一个人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多了,陪伴家人吃饭,和朋友闲聊,或是自己绘画或游泳的时间就少了。但是,多得到一个小时的闲暇时间,就必须放弃这一个小时投入工作能获得的酬劳。当一个人工的资越高的时候,多休息一个小时的机会成本也就随之提高了。所以,一个公司里,只在工作时间内想着工作的是基层员工,在工作外的一些时间内还在想着工作的是经理们,一天24小时都在想着工作就是最高决策者了。
人们对酬劳增加的代价的反应是减少休息娱乐时间。所以,如果将工作时间设为横轴,将工作酬劳设为纵轴,那么,随着工作酬劳的增加,工作时间也增加,在这个坐标图上,供给曲线是向斜右上方延伸的。这是替代效应,因为高酬劳对闲暇休息的需求有替代的作用。但是,人们不会无休止地增加自己的工作时间。当一个人的工资翻了一倍的时候,他也许会想多工作以得到更多收入。但是,如果工资翻了十倍,
那么这个人也许就会开始考虑是不是可以少工作一点,而将这丰厚的收入花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而且当人们高枕无忧的时候,就会想多陪陪家人和朋友。所以,这时候,供给曲线就向后弯曲了。这叫做收入效应。它们都是在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劳动供给曲线本身也会移动。
人们的价值观和嗜好改变就会导致曲线的移动。比如,咏歌和闪闪决定不要孩子同时也放弃了他们在后海的酒吧,自己驾着车去西部旅行。这时候,整条供给曲线都向左上方移动,工作时间减少。
人们选择的改变也会影响供给曲线。在雨崩村,当地人发现他们能够给游人提供租马服务挣钱后,就不再去养山羊和牦牛了。养山羊和牦牛市场上的劳动供给就减少了。
它还会受到移民的影响。大城市的人们来到香格里拉,在这里定居下来,经营着客栈和酒吧。香格里拉的劳动供给就增加了,而那些大城市的劳动供给就相对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