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好每一坛酒,烤好每一块面包(2)

劲夫听了以后又哼哼两声,说:“这两件事告诉我们的是:一,人有时候是自私的;二,人并不总是自私的。”

关于人性的“自私”与“无私”的讨论其实从古时就开始了。

春秋时期,鲁国有这样一道法令,如果鲁国人在其他国家看见同胞被卖为奴隶,只要他们出钱把人赎回来,回到鲁国后,国家就会给他们更丰厚的奖励。这道法令实行了多年,很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救,得以重返故国。孔子的一个弟子子贡,是个有钱的商人。他从其他国家赎回来了很多鲁国人后却拒绝了国家的奖赏,心甘情愿为国为民。他的师父孔子却大骂子贡不止,认为他伤天害理,祸害了无数落难的鲁国同胞。孔子说:世上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鲁国原先的法令,只是鼓励国人看见落难的同胞时能生出恻隐之心,不嫌麻烦去赎这个人,并把同胞带回国。只要这样,那他的所为就称得上是一个“义”了。事后国家给予补偿和奖励,是在赞赏行善者的同时弥补行善举的损失。长此以往,愿意做善事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子贡放弃奖励虽然得到了众人的赞赏,却在无形之中拔高了大家对“义”的要求。之后再有人赎回奴隶想去领赏时,就可能会面临被质问为什么不能像子贡一样行善的压力。所以行善的人就会大大减少了。孔子说,子贡此举是把“义”和“利”对立了起来。所以他的所为不但不是善举,反倒是最为可恶的恶行。

劲夫也提起他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在海外长年居住后回国的女士在出租车上丢失的钱包被司机归还。她坚持按国外惯例,将钱包内现金额的三分之一赠给了司机作为酬劳。拾金不昧的司机谢绝时,她说:“我这样做是为了鼓励你以后继续归还乘客遗失的钱物。即便你收下了我的酬劳,也不妨碍你依然是做了一件值得赞扬的好事。”

劲夫问:“经济学总说人是自私的,说企业家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但是人有时候是无私的,不能否认这一点吧?”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时常强调自私。他说过这样一句话:“Itisnotfromthebenevolenceofthebutcher,thebrewer,orthebakerthatweexceptourdinner,butfromtheirregardtotheirownselfinterest”意思是: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

但是,亚当·斯密看到的不仅仅是自私,他也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协作表示认可。他还有一句话:“每个人都几乎从不间断地需要同胞的帮助,但要是指望全靠别人的仁慈,那他一定会大失所望的。”我们每个人的确都需要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与恩惠,但仅仅靠无私是无法使人们之间的关系网连结扩展的,也不可能成为无数人相互合作与竞争之间的纽带。

更重要的是,经济学所说的自私并不是指自己的私利,而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需求。

我们不仅仅需要金钱、权力、地位、尊重,还需要爱情、友谊、美貌、知识、荣誉、自我肯定,甚至还包括对他人幸福的关注。

经济学里所说的自私的含义,其实是寻求需求在最大程度上的满足。有时候,自私和无私的界线是很模糊的,这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和选择,而本质上说,就是不同的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