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关于爱的综合课

陶思璇

某天,某校,某教室,一群成年男女坐在一起,等待着一堂特别的实验课:关于爱。

走进来的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引经据典地讲述了文学作品对于爱的描写和总结,以及推动。

台下的人听得热血沸腾。文学作品总是能够让人沉浸其中,把故事中的人物经历与自己的经历相比较,或者暗自庆幸,或者同病相怜,忍不住感叹命运、造化、机缘,等等等等。

如果这堂课就这么结束了,人们不会觉得意外,因为课程通常都是这么上的。

但这堂课却不是这样。

文学评论家的精彩演讲刚刚结束,史学家又隆重登场,随后是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心理学家、性别学家 只有想不到的专业领域,没有请不到的专业人士,这一堂课从各个领域全新解读男人和女人的不同感受、不同需求、不同应对方式及态度,就像医生解剖人体一样,这些专家把爱情解剖得淋漓尽致。

当然,这不是一堂真实的爱情综合课,而是根据《爱的22 种底色》这本书想象出来的一个画面。

作者约翰 阿姆斯特朗,曾任伦敦大学美学课程的研究员和主任,现任墨尔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他能够用调侃的语气论述文学、历史、生物学 那些典故与故事经过他的解析,纵有再华丽的外衣掩饰也难逃原形毕露的结局,这样深厚的功力得益于他在美学、哲学上的不懈研究。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人们总喜欢把感情看成是一种感觉,总以最初的激情状态来描述爱情,并且总把激情之初的状态当作永恒。而这根本就是一场梦,一场自编自演、又总得黯然结束的噩梦。

真正的爱情,一定包含了激情过后的漫长岁月,包含了在漫长岁月里的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彼此信任和彼此尊重 那一种相处和扶持的能力,才是爱。爱不单单是一种化学反应,还是反应过后的承担与推动。

而且,即使不去关心爱的历史、爱在生物学上如何剖析,单是看看书中的名人逸事,了解一下让我们迷醉不已的那些作品背后的真实故事,也已经是一种很享受的阅读。而爱是什么?读完了自然会了解懂得。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