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白宫记者”的真实报道(2)

希拉里坐在前排中间位置。拜托,她总是坐到那个位置。

他们来了。我的记录历史(我意思是说报道历史)的工作开始了。

胡锦涛说会谈是“真诚”和“富有成效”的,哇喔!

胡锦涛说美中关系具有“广泛共同利益”。他真的,真的很有主席视野。

胡锦涛说他同意“建立伙伴关系”,促进“世界和平”和“繁荣”。我发现我自己被迷住和说服了。

胡锦涛的头发为什么黑得这么完美?太厉害了!

胡锦涛说:“我们两国需要反对和拒绝保护主义。”不懂,我们不是需要更多保护,避免恐怖攻击吗?

胡锦涛说需要通过对话来解决伊朗核问题。这个人喜欢对话。

奥巴马开始讲话了。(打了哈欠)什么时候我们能返回宾馆,拿到讲话脚本?

奥巴马仔细重复“正面的、合作性的以及全面的”这些词语。好礼貌的客人。

中文翻译听上去比较长。他们肯定背着我们加了不少东西。

奥巴马还在说。我听到很多人说起的那些国庆阅兵女兵们在哪里?

显然他们在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要让我们的环境记者去处理那些部分。

奥说我们在伊朗(问题上)必须显示和平意图方面“达成一致”。听上去他真的把胡锦涛迷住了。

奥说了一些关于人权的无聊东西。

奥说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很高兴他没有在我们离开这里之前发动一场战争。

胡锦涛和奥巴马握手、微笑,然后走开。我没能和他们说上话,浪费我的时间。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段,因为从中可以猜出,所有这些文字,都不会变成新闻的头条,因为新闻,原本应该存在于记者提问的部分。对于预先准备好的讲话,记者们是没有任何兴趣的。而之所以这样,不是他们对中国存有偏见,而是西方新闻的规律:媒体不仅仅是记录者,更是监督者;是看门狗,而不是宣传员。而且,美国媒体对于自己的总统,要比对待别国的领导人更加苛刻,因为说实话,在美国媒体人看来,只要不是涉及自己受众的利益的,其他的人都是不相干的。

去吃午饭了。迫不及待地要吃真正的“炒杂碎”!

紫禁城很不错,但如果有个星巴克在附近就更好了。

看得出来,这是这位冒牌白宫记者在嘲笑真白宫记者—他们不知道关于故宫和星巴克之间曾经发生的一场风波,因此也就对中国社会存在的民族主义不会有任何的感触。

我不在国宴的报道组,因此我没办法确认胡锦涛是否会用刀叉勺。

在大董烤鸭店吃了北京(Beijing,正确拼法)烤鸭,我的中国主人说店名的意思是“大的董”。

中国人民真友好!刚刚在紫禁城和接待我的艺术学生喝了茶。马上要去买点艺术品。

刚刚电话采访了一个中国问题专家,他向我解释了“关系”这个词,太棒了!

专家说,“关系”是无法翻译的中文词,这种东西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不存在。

在和总统去机场的路上。不明白为什么每个人都在抱怨这里的交通,问题是我只看到了空荡的道路!

另外,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说长城阻挡了互联网。

也别和我提什么污染。天空在这里比在度假胜地汉普顿斯还要清洁!再见北京!

看来这是在说明一个问题:不要说中国,单单是北京,也不是靠自己的眼睛便能在一两天时间里了解全面的,在好像游客一样的真白宫记者眼中,和常驻北京的外国记者眼中,中国或者北京,两者看到的当然也是完全不同的。

当然,这一组虚拟冒牌白宫记者的报道,更多的是拿自己的同行开玩笑,但是在这些貌似搞笑的话语中,却能够让人看到,中国在很多外国人眼中,其实和我们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有着太大的差别。而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当亲身来到中国的时候,因为价值观的不同,产生的不单单是文化上的冲击,更多的是观念上的冲击。这一切,会让别人误读中国,也会让中国误读别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