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之门

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是怎么死的?

法国《文学杂志》刊“本雅明专辑”,配文缕述其死因。资料说,本雅明死于1940年9月26日,在法国与西班牙接壤边境小镇Port-Bou。那天早上,他和一群走难者翻山越岭终抵达小镇,意图进入西班牙再转船到美国,但遭西班牙海关拦截,说边境已关闭,犹太人不准通行,一行人遂给扣押,等待翌日遣返法国。当夜,本雅明服用过量吗啡。一个友人后来写道:“他死了。第二天早上,人们发现情况根本不是这样的,西班牙海关说谎,他们只想要钱,全团人皆可入境。”

编者不得不提出这样的假设:如果本雅明熬过这一夜,他可逃出纳粹魔掌,到美国定居,说不定可多活几年。多活几年,本雅明的学术贡献会更大。

波兰导演基斯耶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喜欢探究命运的必然与偶然,1981年的《机遇之歌》(Blind Chance),从追不追到火车这点分叉出三条截然不同的命途。这些情节看着深刻,但我没有被说服。拿第三段来说,若男主角没追到火车,就会跟女同学结婚当上好医生好丈夫好爸爸。换个角度看,只因他赶不上火车,那金发美女就要嫁他?那便已不是他个人的一念或一步之差了,而是牵涉了另一个人的命运。这样的因果图像,不仅仅是某点与线,而是环环相扣连成网状的大回旋。

看来看去,我还是倾向认同希腊戏剧里的命运观,是命运选择人,而不是人选择命运。换言之,宿命论,必然远大于偶然。命运之门的开与关,没有迟没有早,只有刚刚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