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迷故我在(1)

媒介无所不在的社会是表演社会,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观看与表演,媒体上再现的生活风格、全球化呈现的异文化景观、还有我们在旅行所看见的景观,包括飞机乘务员所穿着的熨烫整齐的制服与谦恭有礼的服务,事实上都是一种表演、一种戏剧概念的延伸。这种例行生活表演化的特色,使得日常生活中所有事件都成为一场演出,人们都成为参加演出的表演者。

观看与表演的风格社会

人生如戏,表演不再是单一事件,它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之深刻,我们几乎难以察觉其存在。媒体不再有形式类别之分,也没有时间、空间的传播差异。地方与全球、私人与公共的差异不再,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消失。无所不在的媒介环境中不存在表演者或观众的分别,因为每个人都同时采取了两种角色:在观看他人的同时,亦是被观看的对象。

在媒介无所不在的环境中,人们以媒介科技展现自我,既观看又被看,我们身在一个表演社会中,这是20世纪90年代受众研究学者提出的研究方式--"观看与表演"范式。媒介影像大量进入日常生活,人人直接间接成为受众,人们将自己呈现在他人面前,也同时想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消费的意义是为了凸显自我,消费者以消费凸显自我主体性。学术意义来说,这个范式深入探讨了受众主动媒介使用行为,以及消费者自我形象的搜寻与建构。

90年代末在新传播科技普及下,以大众传播为主的效果研究与文化研究范式面临挑战,过去学者以为受众面对大众媒介强势宣传,人们是被动的。后期学者发现,受众角色随着科技发展变迁,开始关注受众主动性。在所有提出的研究方案中,以"观看与表演"范式最具理论完整性。

1998年,亚伯克比(N. Abercrombie)与朗·贺斯特(B. Longhurst)在《受众》(Audiences)一书中提出了"观看与表演"范式(Spectacle/Performance Paradigm,SPP),成为80年代霍尔(Stuart Hall)提出"编码/解码"(Encoding/Decoding Mod)范式后,最重要的受众研究范式。

2005年美国核心期刊《行为科学期刊》(American Behavior Scientists)出版特刊讨论新媒介与受众行为,特别探讨"迷"和"追星"的偶像崇拜行为,该特刊引用"观看与表演"范式分析粉丝媒介消费模式,探讨科技与受众复杂的关系。粉丝是最主动的受众,在追星过程中,科技帮助粉丝展现自我,享受建立自我形象的乐趣。

台湾学者张玉佩以"观看与表演"范式探讨网络受众,她的博士论文《当代阅听人研究之理论重构:试论阅听人的思辨能力》,强调受众主动思考能力,探讨人们媒介消费行为中非理性的一面,受众身份是流动的,具有"多元的、流动的后现代社会主体观"。例如手机相机与网络的结合,使受众随时成为媒介消费的主体,同时是观看的主体与被观看的客体。

"观看与表演"范式以人为出发点,为受众研究带来新的视角,解释多元社会中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及规律。科技塑造了人的新角色,主动的受众以强大的创造力,凸显自我,。疏离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媒介消费行为,为自己找到了定位,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这个观看与表演的舞台,以我们为主角。

个人主义挂帅,我们就是要表现自我独特的一面,女明星们特别害怕不小心和其他明星穿上一样的衣服,手拿一样的包包,这些撞衫撞包的照片,是八卦杂志的最爱。传统以功能和价格为取向的产品已经过时,我们关注个人形象的表现,使用有美感有品味的消费产品。我们不再以财富地位为成功下注脚,奢华的低调才是潮流,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建立自我风格与品味。

台湾《远见》杂志曾经以"品味学习潮"为封面故事,指出品味已成为职场、企业的新竞争力,认为好的品味有助于提高职场竞争力,更有自信、人缘比较好、和客户比较有话题、也较能打入高层社交圈。全球化的结果让高阶主管的跨国出差机会增加,与各国客户交流不再只能单纯谈公事,要如何与客户建立良好情谊,品味是很重要的谈话内容,全球到处飞的精英们所聊的共同话题不外是国际时事、时尚、品酒、美食、艺术品等。

品味风潮还有向儿童发展的趋势,现在越来越多国内家长希望培养小孩的社交鉴赏能力,纷纷送小孩上品味学习课程,学习打高尔夫球、摄影、法语、西班牙语、餐桌礼仪还有如何当个小绅士、小公主。

忙碌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文化与品味美感的提升,是生活富足后的下一目标。高价名牌产品不是代表品味,今天的品味达到新的层次,是更丰富的文化底蕴,追求更深层的意义,还有更独特的体验。我们透过消费追求梦想,展现个人风格,发挥创意与想象力,满足欲望,为日常生活中创造更丰富的意义与满足。消费是为了凸显自我,是欲望的体现,欲可欲,非常欲,欲望在消费中流动。

迈向创意社会

商品化将一切人、事、物都转化为商品,所有人都变成生产消费者。每个人日常生活中最大兴趣就是消费,商品与消费者互依互赖。所有的文化都被商品化,所有的商品都被美学化。媒介成为当今社会最大、最主要且最丰富的影像来源,充满符号与意义,消费行为就是消费符号与意义。所有事件都可以商品化,包括绯闻。反讽的是,艳照门中出现的陈冠希房间内的装饰、艳照门女主角所穿的内衣品牌或警察制服,都成为报章杂志津津乐道的八卦,引发另类潮流。还有泰格·伍兹的女友们也都跻身名人符号,乘机代言或出书,海捞一笔。

商品化促使表演社会成形,日常生活美学化,人们重视自我形象的展现,精神生活的满足与提升。人们关心自己的影像,和在他人眼中从形象,人不分美丑,只有风格,酷与不酷,潮与不潮,就在一线之间。风格化的世界中,对事物外观及其风格连贯性的强调,取代了对本质的重视。风格主导着社会阶层,将风格体现于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穿衣不再是为了保暖,而是凸现身份地位,以及个人品味。台湾学者刘维公在《风格社会》书中提出:"生活风格是现代人生活的意义世界,是我们在建构社会现实时,使用的诠释框架,人与人的互动越来越依赖生活风格,风格主导日常生活。"

在充满影像符号的后现代社会,商品不再是商品,商品成为代表人的身份地位的品味象征。人们关注自己穿着打扮,开着符合身份地位的车,参加什么社区,用什么品牌的手机。在观看与表演的风格社会中,我们关心消费什么样的媒介内容,品牌与偶像,都是自我形象的展示。

风格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媒介使用经验的重要性。流行文化不再庸俗,庶民文化代表个人品味和社会阶层,不同阶层没有对立或高低,只是品味不同。在科技帮助下,消费者主动性受到史无前例的解放,粉丝追星行为,是文化上与意义上的创造性表现。人们的媒介使用模式,是生活形态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人们自己希望传达的品味阶层,媒介消费凸现个人品味与形象,建立自我的社会地位与群体声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