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书以前,请你不妨先回答这个问题:
下列哪一个选项,可以称为粉丝?
1.平时喜欢喝可口可乐,如果没有可口可乐只好改喝雪碧或百事可乐。
2.只用苹果电脑产品,对新出款式的功能一定了如指掌。
3.听到了周杰伦或王力宏的歌能跟着旋律哼上几句,不会主动购买他们的专辑但偶尔在网络上免费试听。
4.疯狂追星多年,就算倾家荡产也要亲眼见偶像一面。
答案1
喜欢喝可口可乐就是"可乐迷",如果没有可口可乐只好改喝其他饮料也是没有办法的,粉丝不断重复消费同一种产品,选择喝可口可乐不是一时兴起的消费行为,是一种认同,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表现。
答案2
标准的苹果迷。但是为什么苹果迷会如此死忠呢?请你继续阅读本书。
答案3
能跟着哼上几句周杰伦或王力宏的歌就是重复听过他们的歌,而且在脑海中留下了印象,"重复性"是成为粉丝的特点。周杰伦或王力宏的歌反映时代潮流,引起大家的共鸣,虽然你不一定特别喜欢他们,或自称是他们的"粉",但是流行音乐的感染力在你身上留下了痕迹。你在商场购物时,在众多功能价格都差不多的产品中,很可能就会选择他们代言的产品,在不知不觉中成就了庞大的粉丝经济。
答案4
疯狂追星的人幻想与偶像间有特殊的关系,渴望占有偶像并长期付诸行动,为偶像倾家荡产或自杀或杀人,这些都不是正常人的行为。这些人属于极端狂热者,不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粉丝。
是的,除了4以外,以上1到3都是广义的粉丝,也就是我和你。
粉丝,是偶像与明星的权力来源,是Hello Kitty、贝克汉姆、还有姚明的身价指数。没有粉丝,哪来偶像?镜头的焦点永远是偶像,但为偶像明星默默付出的粉丝才成就了今天的偶像。闪烁不停的镁光灯,加上红地毯旁疯狂尖叫的粉丝堆砌了偶像的高人气,媒体加上粉丝,建构了庞大的名人产业,成就了崛起中的粉丝经济。
从古到今为名人写书立传的比比皆是,但却从来没有一本为粉丝写的书,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写给粉丝的书。无论你是谁的粉,欢迎来到粉丝年代!
一起成为粉丝吧!
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曾经是某种程度的粉丝,我们购买名牌,我们穿着时尚,我们关注国际新闻明星八卦,我们选择加入某个团体,我们偶尔哼上几句京戏或周杰伦,我们看球赛时情绪激动,我们搜集古董或炒股,我们内心都是粉丝!
在越来越功利的社会中,我们不断追求名与利,我们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我们年纪大了,朋友少了,我们对人性失望,我们懒得去爱,我们深陷于寂寞中,我们忘记心中有爱。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偶像是连接我们的桥梁。我们在偶像的故事中流下自己的眼泪,勾起心底一丝伤感与尘封的记忆。
我们渴望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声问候、我们渴望被爱被拥抱。我们的情感和欲望,难以以理性探索,但就是这心底的情绪和骨子里的欲望,支配了我们的消费行为。我们不断在真实与虚拟空间中寻找心灵寄托,我们不小心在转角遇到爱,在偶像与品牌上找到认同。消费中的欲望流动,以偶像为坐标。
写粉丝,要回归人性原点,从我们心底深处的情感与欲望出发。探索粉丝,其实是以粉丝为线索,试图解答隐藏在粉丝现象背后的时代意义,解析当代社会流行文化,试图与社会潮流相呼应。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确定了以大规模生产为主的制造业已经过时,以人的情感为基础的风格社会成型,消费者追求有品味有设计有态度的个性产品,创意与感动是让消费者化心动为行动的关键。企业制胜的契机在于找到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的产品竞争力,找到躲藏在虚拟与现实空间中的忠诚粉丝,找到偶像与品牌的核心价值。
网络彻底改变我们的消费行为,粉丝不再单枪匹马地追星,网络加上手机,粉丝如虎添翼,形成力量庞大的追星族,粉丝特有的忠诚重复消费行为,成为企业及商家必争的优质消费者。品牌与偶像结合,建立庞大的粉丝经济。
泰格·伍兹的绯闻,写下粉丝经济最佳案例。据美国学者研究,伍兹的绯闻,造成他所代言的公司包括耐克(Nike)的股价下跌,带来总计超过120亿美元的损失。伍兹一长串的情妇名单,更成为2009年底全球的共同话题。名人产业是这个世纪的新艺术形式,名人的绯闻八卦永不停歇,我们天天收看这个全球真人秀。
本书以粉丝为切入点,从粉丝发展历程来连接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线条。本书内容出自四年来与无数粉丝的互动,数百个小时的研究和讨论,采访地点从长沙湖南卫视到台北星光大道录影现场、香港设计中心、美国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这些全都为了一个目标--帮助大家做好准备,一起面对创意社会粉丝崛起潮流。让我们一起拥抱粉丝热情与商机,让我们一起成为粉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