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主任是大型国有集团下属研究所的主任,因年龄关系退居二线,单位授予其“荣誉主任”的称号。“荣誉主任”是一个伸缩性特别强的头衔,从“荣誉”的角度理解,他可以明智地朝后“退一步”,做个准退休员工;从“主任”的角度理解,他完全可以往前“伸一脚”,把发挥余热理解为老当益壮。
集团引进海外归国的张博士为研究所新一任主任。张博士的优势在于掌握国际前沿知识,有理念、有思想、有热情、有魄力。但员工习惯了高主任的思维方式及工作方法,也习惯了向高主任汇报工作;高主任更是没有完成角色转换,属于那种“爱伸脚”的荣誉主任,不断地对张博士的工作发表个人观点,甚至公开否定张博士的决定。“反正我都是要退休的人了,还怕谁啊?”荣誉主任摆出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式。
张博士是一位优秀的研究者,来到单位后开展了多项新技术研究,并成功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伙更是把张博士定格为“优秀的科研人才”,而不是优秀的管理者。他的主任职位不过是政府为了引进人才而提供的优厚条件罢了,大家也都认为他不会贪恋主任一职,会把精力全都扑在科研工作上。
张博士频频给大伙发出信号:“不要因为你没有看到过我下水,就以为我是旱鸭子。我在国外虽然没有当过主任,但长期在国外单位工作,对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耳濡目染,对先进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也远远高于国内单位的同行。关键问题在于我是'空降兵',在单位没有群众基础,而且高主任热衷于'垂帘听政',干预太多,导致我个人没有很好的工作平台展示管理才能。”
张博士该如何从“博士”转换成“主任”呢?
心态归零,寻找自己的着陆点。
在笔者与张博士10分钟的交流过程中,他至少10次提到“我在国外是如何开展工作的”,而员工最反感的也正是这句话。看来不是别人不让张博士着陆,而是他自己根本就没有降落。张博士如果完全照搬单位原有的管理模式,就失去了引进人才的意义;如果完全用国外的标准改变研究所现状,肯定会面临很大的阻力。如何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这样的管理方式既能提升本单位工作水平,又能让员工容易接受。
张博士要像揉面一样,把新主任与老主任、科研与管理、国外理念与国内实际揉合于一体,才能融入到团队之中。人际关系如同生态环境一样,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只有平衡,才能稳定。例如,一片草原原本很平静,有一天突然闯进来一只老虎,打破了原本的平衡。当其他动物慢慢适应后,草原的生物又形成了新的平衡。有一天,老虎死了,狼群失去了天敌的控制,无节制地繁衍,草原将会出现新的问题。人脉关系也如此,往往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周而复始中寻找平衡。张博士的到来,就像那只老虎,打破了生态平衡,必须融入食物链,寻找新的平衡点。
营造亲和的组织氛围,寻找自己的着陆点。
人都有一扇自然关闭的心门,热情是一把开启心门的钥匙。张博士要创造更多与员工交往的机会,营造和谐氛围。在情感上亲近员工,带头参与研究所的会议及各种文体活动,拉近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拉近与员工的距离并不等于拉帮结派,如果仅依靠对少数人的小恩小惠拉到几个铁杆支持者是没有意义的。靠几个爪牙、打手之类的人支撑局面,不可能获得真实、长久而牢固的群众基础。
通过绩效考评,找到着陆点。
绩效考评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就是推动组织发展的利剑,运用得不好反而会伤害自己。张博士上任后,正值单位推行新的绩效考评方案,张博士可以借助集团公司大环境,做好研究所的二级分配方案,建立新的员工评价体系,使有能力、能吃苦的员工脱颖而出。用“绩效”这根指挥棒形成以张博士为核心的员工凝聚力。
通过精湛的技术,找到着陆点。
很多技术型领导不会巧妙地运用技术优势为自己加分,反而让员工产生这样一种错觉,认为“技术权威就应该去研究技术,不应该专注于管理”。反而导致了某些单位“有水平的人当秘书,没水平的人当领导”的尴尬局面。技术与管理对立起来,业务技术就会变成管理上的阻力,看不到单位的宏观局面。因此,张博士要组织员工创建科研团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形成以学术为核心的凝聚力。管理的过程中,打好“科研牌”,形成特色;科研的过程中打好“管理牌”,形成氛围。
通过高主任的余热,找到着陆点。
只有张博士给高主任空间,高主任才会给张博士发展的平台。虽然高主任已退居二线,张博士仍然应该尊重高主任,要借高主任之“势”开展业务。在遇到问题时,张博士要主动征求高主任的意见,有些话让高主任说出来效果会更好;虚心向高主任学习管理经验,不要对高主任过去的贡献全盘否定。同时,张博士应该保持个人决策的独立性,展现出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不能变成了高主任的“影子”。
“空降兵”不能总浮在空中,还得找准自己的着陆点降下来,投入组织的怀抱才是其最终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