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李白一生钟情山水,几乎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并在许多地方留下了优美的诗。然而当他游览武汉名胜黄鹤楼时,却不敢题诗。因为,在他之前,崔颢已经留下了一首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一气呵成,浑然天成,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叹为观止,所以,李白把蘸好墨汁的笔也扔掉了,并赞叹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本人当然不敢以李白自居,但是为本书写序的心情确实与李白当初的心情无异。虽然本人写过三本电话销售方面的书:《一点就通》《打遍天下》和《电话营销真功夫》,但看过李智贤的《电话销售实战训练》之后,已不敢再下笔,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无法超越,那就选择做一个读者。

本书让我感动的地方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第一,情感真挚,亲切感人。

市面上关于技巧方面的书籍大多数都写得像魔鬼一样,青面獠牙,刻板冷酷。那些书的作者们认为如果他们不摆出一副专家的面孔就不足以镇住读者,于是他们板起面孔来写书,字里行间尽现专家风范,理论一大堆,行话一箩筐,其结果是读者的确被他们镇住了,自然也被他们吓跑了。

而李智贤的这本书,全书饱含作者真挚的情感,透过文字,完全可以领略到作者写书时所怀着的那份执著和热爱,甚至可以看到作者写书时双眼闪动的泪光。诗人艾青曾写过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眼睛含着泪光,那是因为心中有爱,作者是用自己的心和灵魂在写书,足以看到作者对电话销售的钟爱与痴迷。

第二,内容丰富,实用有效。

先说个故事:话说中国古代有两兄弟一起出去拜师学艺,大哥拜了个杀猪的师傅,小弟拜了个杀龙的师傅。大哥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学会了杀猪,回到家乡,生意非常好,很快就娶妻生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小弟因为学习杀龙的技术,难度系数大,前后共花了5年的时间,终于学成回家。回家后,在乡亲父老面前得意地耍了一套杀龙的舞蹈,其动作甚是优美,然而遗憾的是,家乡没有龙可杀,小弟学的技术虽然高雅,其动作也算优美,最终因无事可为,日子渐渐拮据,最后还是放弃了杀龙的技术,跟随大哥杀猪去了。

故事虽然是个笑话,但却含义深刻。市面上讲电话销售技巧方面的书,大部分是教杀龙技术的,用词造句很美,理论框架很专业,一切看上去都很美,但无龙可杀,看完后独叹英雄无用武之地。本书无论从案例还是到具体的话术均是告诉广大读者实实在在的“杀猪”技术,动作实用,招招有效。

从内容来说,本书也算得上目前市面上最为全面的电话销售方面的书籍,一书在手,可以做到一举多得。

ⅥⅤ第三,文笔流畅,逻辑清晰。

本人勉强算得上是一位喜欢看书的人士,在买书的时候有个偏好:就是第一看该书是标注“著”还是“编著”。如果标明的是“编著”二字,本人基本上就不会再往下看,直接淘汰,原因是因为编著的书本大多数不属于编者的智慧,而是由编者整合而成。在编者整合的过程中,书本内容难免七拼八凑,行文也就很难流畅。这样就很难保证书本内容的质量,同时在阅读时收获也会受到限制。

阅读这本书时,整体感觉非常轻松,行文如流水,同时逻辑构思也很缜密。为了完成这本书,作者前后总共花了两年多的时间,真可谓“珍贵东西慢长成”,“慢工出细活”了。

清代诗人赵翼有首诗写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李智贤作为新一代的电话销售领域的生力军,相信他将凭借自身的实力,走出一条属于他的阳光大道。著名电话销售培训专家李向阳2008年5月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