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华尔街——美国梦之宫:二 奸猾骗子(24)

政府对于信息时代的“金钱托拉斯”也没有展开正式调查;与20年代几乎降临到威廉?杜尔或者投资组合管理者身上的灾难相比,今天甚至人们的道德义愤都显得不温不火。实际上,刘易斯?拉普翰姆(Lewis Lapham)在《哈珀氏杂志》上把政府的议事日程描述为一种“阶级斗争的行为……不是愤怒的穷人拿着麻袋洗劫富人的豪宅,而是受到委屈的富人把放肆撒野的穷人的小茅屋给烧个片草不剩”。

在小布什总统开始其第二个任期的时候,华尔街又有一些新的欺诈丑闻被媒体揭露出来,这些新闻往往都上了美国都市日报的头版头条。于是,总统提出了社会保险基金私有化的议案,也就是说,要把美国退休工人的物质福利委托给那些金融机构管理。可是,不久前人们还发现这些机构不仅不能尽职尽责,而且其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往往都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由于总统提出的建议不合时宜而且把手伸得太长,最终弄巧成拙。由于国会未能通过,这项议案最后胎死腹中。这一事实有力说明,华尔街的骗子形象仍然萦绕在人们心头。然而,总统选择在一个特别不走运的时刻参与这场战斗这一事实也表明了别的东西。也就是说,由于民众对于自由市场的信心已经变得非常有弹性,以至于这种将会导致民愤爆发的议案也是可以容忍或者至少是可以考虑的,而在前几代美国人看来,这种议案是需要断然拒绝的。反过来说,这种公众反应所发出的信号是他们将永远不再相信政府能够成为经济的监管者和庇护者。过去曾有一段时间,在角逐政治权力的选战中被动员起来的民众要担当经济警察的角色,而且要防止实力强大的私有制经济势力滥用手中的经济实力。可是,新千年伊始,亿万群众却被劝说相信,政府官僚制度抑制了而不是促进了经济生活的繁荣、民主与公平正义。现在许多人信仰的这种经济民主可以被归结为“一张股票,一张选票”。许多美国民众开始以为,市场经济是人类获得自由的一个渠道。而且,在网络经济泡沫彻底破灭之后,金融市场并没有引起任何灾难性后果,这进一步让人们感觉不要急着与华尔街这种已经脱胎转世、洗心革面的骗子发生正面的交锋。

如果形势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即使有什么紧急危机出现,民众也不会敲响警钟,而且民众要求政府对华尔街下一剂猛药的呼声也不会太高。不管这个情况是否会变成现实,市场社会都将继续释放这种非理性的狂热激情与乐观预期,而华尔街必定是要利用这种乐观主义精神获利。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滥用公众信任的人却在日益频繁地成为超凡脱俗的公众英雄。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