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65式军服的产生(4)

“军帽分了水兵大顶帽、军官大沿帽、女同志无沿软帽(笔者注:大沿帽、无沿帽现统称大檐帽、无檐帽。过去行文中多用大沿帽、无沿帽。本书中凡是引用原文处,仍用大沿帽、无沿帽,其他则用大檐帽、无檐帽。)等好几种式样,既不统一又不大众化,对战斗行动也不方便。”

“帽徽上的红星,由于边镶麦穗,中嵌‘八一’,底衬蓝色,弄得红星一点也不突出了。整个帽徽,花花绿绿,也不够严肃大方。”

“海、空军领章,不用红色而分别用黑色和蓝色,在群众中早有抵触。陆军的领章虽然用红色,但有黄边,也不能真正显出红的意义。”

“至于领章上的军、兵种识别符号,更是十分繁琐,既不利于保密,又无实际用处,还每年白白浪费二三十吨铜,实在没有必要。”

……

1966年3月25日,总后勤部颁发了全军《被服装具供给标准(草案)》,规定了换发65式军服后新的服装供给标准:

(一)战士被服装具供给标准

1.单军衣:入伍第一年发两套(热区春季兵发三套);尔后每年一套另单军裤一条,高寒区和穿夏季工作服的则每年一套。

2.衬衣:每年两套。但秋季入伍兵第二年发一套。

3.解放帽:每年一顶。

4.罩衣:高寒区每年一套,寒区、温区二年一套,热区三年一套。

5.棉衣:高寒区二年一套,寒区、温区三年一套,热区四年一套。海勤战士(含陆军海上船艇战士,以下同)呢服三年一套。

6.绒衣:高寒区三年一套,寒区、温区六年一套,热区北部绒上衣六年一件。海勤战士:北海舰队三年一套,东海舰队四年一套,南海舰队六年一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