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莺歌镇大名,传说是台湾的景德镇。而莺歌真正的传说应该是小镇北面山坡上那颗如鹦的巨石,被称为“鹦哥石”、“鹰哥石”、“莺哥”、“莺歌”。从“鹦哥石”到“莺歌“的演变过程并不长,清朝《淡水厅志》记载:“莺哥石在三角涌,与鸢山对峙。相传吐雾成瘴,伪郑进军迷路,断其颈。”说的是“鹦哥石”吐雾食人,郑成功的部队经过这里,士兵被食,于是爆打巨石,使瘴气消散,从而得以进军。这是莺歌家喻户晓的传说。不过据学者考证,历史上郑成功并没有亲自率军到过这里,然而莺歌的地名却由此而来。
周六、周日的莺歌,人流如织,岛内居民喜欢举家出游,游的是这样有历史积淀和艺术氛围的地方,老人们怀旧,孩子们学陶艺接受艺术熏陶,年轻人品味情调,中年人则是亲子活动。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兴奋点。
我们第一站是陶艺博物馆,博物馆非常大,据说是全岛首座专以陶瓷为主题的博物馆,是为保存、记录、发扬台湾陶瓷文化,典藏展示陶艺品而建。馆舍设计颇具现代感,包括地上三层、地下二层,一楼介绍陶瓷发展史及古今制陶法 ,二楼以莺歌陶瓷为主体,三楼则作为主题特展之用。全馆充分体现环保理念,运用空间设计自然采光。首先吸引我们的是孩子们的制陶体验,家长们很有耐心地陪伴在孩子们身边,稚拙的陶艺作品在此诞生。
三楼的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用美轮美奂来形容似乎还缺少了一点现代意识,那些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的创作让我们的心灵备受冲击和震撼,陶瓷艺术发展到这样的高度是我们从前料想不到的。当时的北县县长周锡伟说,莺歌的陶瓷已经从生活领域进入艺术领域了,更多的是艺术家独具个性的心灵独白。这位有着艺术气质的前台北县县长曾经将自己的画作拍卖用于慈善事业。
莺歌小镇是台湾陶艺家的乐土。
莺歌制陶,可以上溯到嘉庆年间,有吴姓三人吴岸、吴糖、吴曾来此,发现邻近的尖山地区盛产黏土,于是在此设窑制陶。渐渐地,陶瓷取代农业成为这里的主要产业。大约两百多年前,当时莺歌就成为了台湾岛上最大的陶瓷艺术品输出地。如今,莺歌特有的红土,烧出的陶瓷器又为台湾在国际市场上打出了一片天。素有“莺歌故宫”美誉的台华窑,就是这些传世之作的诞生窑。所以来莺歌小镇不可以不看台华窑。在台华窑,我们见到了许多艺术珍品,让我们赞叹不已。
中午,我们在小镇最著名的富贵陶园就餐,这让我们体验了陶艺与生活相生相融的关系。流连于各种陶艺廊陶艺店,我们恍然觉悟,高雅脱俗的陶瓷艺术品从未使莺歌小镇成为曲高和寡的艺术殿堂,相反的,使这里成为了人们接近生活艺术的最佳驿站。近年来生活陶在岛内的风行,让追求生活品质的人们趋之若鹜。
回酒店的路上,我们吃到了板桥油库口的米线和万大路124号的蟹壳黄烧饼,虽然天一直在下雨,心情却晴空万里。艺术生活有美食相佐,真是天上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