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5)

家鹄,你在哪里?家鹄,你在哪里?家鹄,你在哪里?家鹄,你在哪里?家鹄,你在哪里?家鹄,你在哪里 这是惠子以后天天念叨的一句话。有一天晚上,这句话被惠子抄写了一夜,写满了一本笔记本,写得手指头滴血,滚滚热泪湿透衣襟,眼睛都快瞎了。如果说开始这仅仅是一句代表思念的话,那么后来这实在是一句恶毒的咒语,每念叨一遍,惠子的生命之息就要少一口,短一截。这是一部置人于死地的“密码”,正如世上其他的密码一样,令人室息,令人绝望,令人生不如死。每一天,每一夜,绝望吞噬着他们 破译密码者,他们天天徒劳地期待,入梦之前的象征和遗忘的浩渺。

太阳西沉,泥土色的云使天空显得粗俗。

开饭了!

开饭了!

大哥,吃饭了!

嫂子,下楼了!

家燕像只喜鹊一样喳喳叫,把全家人都邀到了饭桌上。尽管餐桌上少了陈家鹄,但惠子发现,每一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可以不夸张地说,陈家鹄走比他回来那一天还让全家人高兴。唯有惠子,闷闷不乐。不只是孤独,不只是思夫之情,还有其他,其他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烦恼和郁闷。譬如,杜先生来访那天,最后把他们一家人都叫走了,唯独没让她去。她把着门框站在门口,望着他们的身影在小巷里渐行渐远,她突然有了一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生分和苦涩。他们被叫去干什么?她根本不知道,陈家鹄回家后也不给她说,只是两眼发直地躺在床上,一副身心交瘁的模样。晚上,她想跟他亲热,可她的纤纤之手在他身上游弋了许久,从他的胸膛滑到他的小腹,又从小腹滑到私处,他竟然没有丝毫反应,竟然幽幽地叹出一口长气,把她的手拿开了。他们相爱多年,这是陈家鹄第一次排斥她的身体。

昨天晚上,陈家鹄几乎一夜都未睡着,老是在惠子身旁翻来覆去的,还暗暗地叹气。直到天快亮的时候,陈家鹄才突然趴到了她身上,紧紧地压着她,抱住她,把脸颊深深地埋进了她的颈窝里。“怎么啦?”惠子抚摸着他的脊梁问。陈家鹄将她抱得更紧了,用脸颊蹭擦着她的颈窝,在她耳边凄声说:“我 我要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 回来看你。”惠子惊愕不已,搂着他问:“你要去哪儿?”陈家鹄声音哑哑地说:“去为政府工作。”惠子这才放下心来,捧起他的脸轻轻地吻着,温柔地说:“去为政府工作好呀,你回来,不就是要为你的国家效力吗?”

陈家鹄忿忿地说:“那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惠子问他是什么工作,他默然不语,甚至不敢正视惠子,眼睛和嘴巴都什么也不说。“离家远么?”黑暗中惠子的声音打着颤。也许是出于同情,也许是由于憋着气,他长叹一口气说:“我不知道,也许近在眼前,也许远在天边。”

这种答复比沉默还折磨人,惠子不禁陷入了沉思,她问自己:既是去为政府工作,怎么连地方远近都不知道?这究竟是个什么工作呀?丈夫就在身边,可感觉已经走掉了。她感到一种盲目的恐惧、担忧。今天一大早,陆所长和老孙来接陈家鹄时,陈家鹄不准她下楼去送,他在房间里紧紧地抱着她,久久不愿离去。老孙在下面催了又催,他才磨磨蹭蹭地下楼,跟着他们出发。他知道,惠子一定在窗户里目送他,等着他回头作最后的一别。可他就是不回头。不!像个绝情的丈夫,又像个倔强的受伤的孩子,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坚定不移地离去,但足印里却透露出一份怨气和苦痛,令惠子忍不住泪流满面。

此刻,惠子看着大家兴高采烈的样子,她深深地觉得孤独,仿佛她与他们之间隔着一道黑色的屏障,冰火两不容。正是这天傍晚,天上笼罩着泥土一样乌云的时分,在同桌人喜笑颜开、胃口大开的餐桌上,惠子心里第一次听到自己寻找丈夫的声音

家鹄,你在哪里?

这是一句有魔力的咒语,是从潘多拉盒子里放出来的,具有无限衍生的能力。它始于有时,终于无时,正如陆所长所言:只有死亡才能让你结束这个“开始”。甚至,连死亡也无法成为它的终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