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货币历史中的前车之鉴(3)

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在平面媒体上,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专家对赤字问题不以为然的评论。而那些对于维持美元流通性具有既得利益的人(比如华尔街的经纪商和分析家)来说,“我们的经济是强大的,而且会越来越强大”,这不过是那些对维持美元流通拥有既得利益者的咒语,比如说股票经纪人和证券分析师。目前,联邦赤字每月增加400多亿美元。指望这样的经济有所作为,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对这样的经济百般维护,不过是在自欺欺人。

在这些不明智的货币政策和反恐战争背后,黄金是真正的受益者。不妨看一下每盎司黄金在过去几十年里的均价变动情况。自2001年底以来,黄金价格一直在稳步上涨,从2001年11月30日的275.50美元,一路升至2007年11月30日的783.50美元,并且短短的几周之后,便再创新高,达到936美元(见图4.1)。

图4.1黄金价格,1995~2008年

黄金价格的变化趋势,至少可以在部分上归结于2001年世贸中心的恐怖袭击事件。但是,它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联邦政府的货币政策,以及建立负债基础上的螺旋式经济复苏。在黄金价格开始上升的同一时期,我们还可以审视一下流通货币量的变化趋势(见图4.2)。

图4.2美元流通量,1990~2007年

资料来源:联邦储备银行。

从变化趋势上看,美元遇到的麻烦对黄金来说却是好消息。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全球经济和政治形势是我们不能忽略的:疲软的美元,宽松的货币,还有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听起来似乎很熟悉吧?这正是黄金价格从每盎司35美元上涨到1980年的超过850美元时,我们所看到的情形。自1995年以来,流通货币量近于翻番(达到95.7%);到2006年,注入经济的“假币”已经高达7 835亿美元。美联储的政策就像一则非常流行的牛奶广告:“需要钱吗?我们再印点。”

统计数字表明,黄金将成为未来的投资对象。尽管全球的黄金年均开采量只有8 000盎司,但需求量却已经达到了1.1亿盎司。因此,如果中央银行要保持稳定的黄金储备量,每年就必须保证至少3 000盎司的黄金进入市场。这就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打压作用。当美元贬值时,中央银行就会增持黄金,而不是出售黄金。这就是黄金价格开始上涨的原因,而且这种趋势还将一直持续下去。只要在美元贬值的同时,黄金需求还在增加,供求力量的结果必然是推动金价继续上涨。

但是,你也许会问,为什么中央银行要抑制金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了解整个货币机制运行的全貌。大多数国家已经效仿美国,采取了货币与黄金本位脱钩的政策。于是,当黄金价值上涨时,它就会与这些国家的货币形成竞争关系。当然,随着货币日渐疲软,黄金需求的逐渐增加,在未来的若干年内,黄金价格仍将出现强劲的上升势头。

迷雾和镜像效应:法定货币的悲剧

美国取消金本位至少在当时看来是合情合理的。尼克松总统把这一举措和工资价格冻结政策当作解决一系列经济问题的法宝,随心所欲地印钞票,看上去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不幸的是,全球经济闻风而动,紧随其后,都采取了以法定货币为基础的模式。

法定货币的由来,是因为它不需要以金、银或是贝壳之类的任何有形资产为基础。发行货币的政府可以通过国家强制力规定:这种货币就是合法的交换媒介,它具有我们赋予它的价值。那么,对于一种缺少黄金或其他贵金属支撑的货币来说,它的价值到底何在呢?是否在国家的某个地方存在一种特殊的储备呢?当然没有,有些经济学家试图以美国拥有多么多么高的生产率、自然资源或是土地之类的论调,来搪塞法定货币存在的种种问题。就算是有这些资产,可这些资产根本就是无法流通的,它们也不可能成为交换体系中的一个部分。似乎我们只能这样认为:只要使用这种货币的人相信它具有价值,只要人们在商品和服务交易中还接受这种货币,那么,这种所谓的法定货币就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说,货币的价值在于人们的信心和期望。于是,当这两个赤字泡沫继续涨大时,只要消费者的负债还在继续膨胀,我们的法定货币就将会一贬再贬。相比之下,黄金则具有建立真实市场供求力量之上的有形价值。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