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病态的消费观(5)

国外私人资本对美国资产的投资也已经开始跌落。但我们依然沉迷于外国人带来的欢乐中,因为他们是美国消费信贷和消费借款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如果我们的信贷经济继续依赖外国私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大量持有美元的话,这种经济的脆弱性自然不言而喻。一旦美元贬值引起外国投资者的恐慌,他们就会大量抛售美元资产。

这些由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元资产,到底有多少呢?我们很少能在财经新闻频道上听到这类消息,但这的确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也许数字可以说明一点问题。截至2006年底,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元资产市场价值已经达到了16.295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包括了由外国政府直接持有的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在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由外国投资者持有的巨额美元资产将对美元产生迫在眉睫的威胁,这也许是最严峻的威胁。一旦这些外国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和美元丧失信心,他们会迅速抛售美元,转而投资于其他更为坚挺的货币。

16.295万亿美元,这的确是一笔令人瞠目结舌的债务。太多了,怎么才能还清呢?由谁来还呢?

华盛顿把希望寄托在美元的贬值上,因为贬值的美元自然会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历史经验说明,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积蓄已久的美国贸易赤字来源于高消费、低储蓄和低投资。因此,要真正解决贸易赤字问题,就需要对消费、储蓄和投资之间的严重失衡进行彻底纠正。而单纯依赖美元贬值,根本就不可能解决问题。

对美国人来说,任何经济衰退都是一场灾难性的打击,会让大多数美国人如梦方醒。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美元泡沫之外的其他两个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股票泡沫。不妨设想一下它给金融市场带来的震荡和混乱。它们真的能岿然不动、固若金汤吗?我们认为不会。

与官方的统计数据相比,美国经济显然更虚弱,也更脆弱。为了掩盖股市泡沫破裂带来的影响,美联储又玩弄起新的资产泡沫把戏。低得不能再低的利率,再加上长期保持低利率政策的承诺,催生了住房贷款和抵押贷款的一派繁荣景象,继而,又招来消费借款和消费支出的新一轮狂潮。“幸福就在眼前”,的确不假。

当欧洲决策者和经济学家们还在为预算赤字和低增长愁眉不展的时候,大西洋对岸的同事却在夸夸其谈地赞颂:美国的经济有多么高效,多么灵活。零储蓄甚至负储蓄、不断膨胀的贸易赤字、无休无止的预算赤字,所有这一切,再加上严重的经济失衡与错位,统统不是问题。在政府的嘴里,日益扩大的信贷规模和像气球一般膨大的美国债务都不是过剩的迹象,而是美国金融系统效率之不同寻常的证据。

假如有一天,当我们最终面对美国经济现实的时候,那些口口声声称“没问题”的人也许会大吃一惊。通过经济学和统计学上的伎俩,美国的年通货膨胀率至少被人为低估了1.5%,并进而造成真实GDP和生产增长的高估。债券大王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首先发现了这一事实,并在2004年对此进行了评论。[6]通胀控制的积极倡导者之一,便是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原因同样是显而易见的,“低通货膨胀率会催生出低利率”,这同样又是一个陈词滥调。

美国的巨额信贷和债务泡沫已经造就了一个错位和失衡的经济,因此,没有痛苦的变革,就永远也不可能有持续性的复苏。盲目的乐观主义已经让我们深受其害,当乐观主义的泡沫破灭之时,即使是那些所谓的专家,也没有力气去抨击美元疲软的观点了。

如果是在一个真正实现货币自由流通的体系里,美元恐怕早已经土崩瓦解了。只是因为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大量购买美元,才延缓了这一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一直采取以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这就迫使其他亚洲国家也采取这一外汇策略。这种做法同样为美国制造了一个信用泡沫,扭曲了美国的经济增长率。相比之下,欧洲中央银行一直坚决反对货币干预政策。按照他们的观点,人为的调整倾向于诱发信用过剩。也许这是对的,至少美国的情况就是一个佐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