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广泛的角度来看,信念会塑造我们体验生活的方式。前面提到,我们生下来时,没有任何信念。信念是学习和累积来的,我们的生活方式反映我们学到的信念。想一想,如果你出生在与实际出生环境大不相同的文化、宗教或政治体系中,你的生活会有多大的不同。
这种事情可能难以想象,但是你学到的与生活本质有关的信念,以及事情应该如何运作的信念,可能没有多少相似之处。但是你相信这种信念的程度,会与你相信现有信念的程度一样坚决。
信念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
(1)信念管理我们的认知,以符合我们所相信的事物的方式,解读环境信息。
(2)信念会产生期望。请记住,期望是投射在未来某一时刻的信念,因为我们不能期望不知道的东西。也可以说,期望是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投射在未来某一时刻的样子。
(3)我们决定做的事情和我们表现出来的行为,都符合我们的信念。
(4)我们的信念会影响我们对自己行动结果的观感。
信念对我们的大部分行为都有重大影响,因此我打算举出我在第1本著作《自律的交易者》中的例子,说明信念的各种功能。
1987年春季,我看过本地制作的电视节目“赚到芝加哥”,节目中会找本地名人互相恶作剧或开玩笑。一次,电视台在节目的某一个片段中请了一个人手举“白白送钱,只限今天!”的牌子站在密西根大道的人行道上(密西根大道是芝加哥很多著名高级百货公司与精品店的所在地),电视台给这个人相当多的现金。并交代他只要有人向他要钱,就送钱给对方。
你想一想,密西根大道是芝加哥最热闹的地方。我们假设走过这个人身边的大部分人都可以看到牌子,你想有多少人会接受他的建议,向他要钱?所有走过去并看到牌子的人,只有一个人停下来说:“太好了!可以给我两毛五分坐巴士吗?”此外,没有一个人走近这个人的身边。
最后这个人变得很烦恼,因为大家的反应不如他的预期。他开始大叫:“你们要钱吗?赶快来拿,我要送出去。”大家只是走过他身边,好像他不存在一样。事实上,我注意到好多人为了避开他,刻意绕路走过去。
一位穿着西装提着手提箱的人走近时,他走上去说:“你要一点钱吗?”这个人回答说:“今天不要。”送钱的人真的火大了,回答说:“这种事多少天才会发生一次?请你把这些钱拿走好吗?”他想塞一些钱给这位男士,这个人简洁地回答:“不要。”然后就走开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除了需要转乘巴士的人之外,没有人向他要钱?如果我们假设大多数或全部路人都看到牌子,却仍然不设法要钱,这种行为可能的原因是他们根本不爱钱。但是考虑到我们一生中,花多少精神去追逐金钱,这一点又极为不可能。
如果我们同意大家都可以看到牌子,钱又对大多数人很重要,那么是什么原因阻止大家要钱?有人无条件地送钱,这种事情是大多数人乐于碰到的经验。但是每个人走过去,却不理会等着要送给他们的钱。
他们一定不是没有看到当时的情形,因为牌子上清楚地写着:“白白送钱,只限今天!”但是如果你想到大部分人都有“天下没有白白送钱”的信念(世界应该怎么运作的有力观念),那么出现这种情形就不难想象。
如果天下真的没有白白送钱的道理,那么大家怎么调和这种信念和牌子上文字间的明显冲突?很简单,就是认定举牌子的人疯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可以解释这种怪异的行为?
消除矛盾的推理过程可能像下面这样:“大家都知道,很少有无条件可以拿到钱的道理。市区最热闹的街道上,陌生人这样送钱更是罕见。事实上,如果这个人真的是送钱给别人,应该早就被人包围住了,甚至可能危害他的生命。他一定是疯了,我最好远远地绕开他,谁知道他会做什么事情?”
请注意,这种思考过程中描述的每一点,都符合没有人白白送钱的信念。
(1)大家从环境的观点,不会认知或解读牌子上“白白送钱”的真正意思。
(2)认定举牌子的人一定是疯了,会让人产生危险的预期,至少会让人产生应该小心的认知。
(3)刻意绕路避开举牌子的人,符合危险的预期。
(4)每个人对结果的感觉如何?因为不认识每个人,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但大致上可以推测大家避免跟疯子接触后应该会觉得很安心。
因为避免接触而产生的安心感觉是一种心态。请记住,我们的感觉(在我们身心上下流动的正面或负面能量的相对程度)总是绝对的事实。但是和从环境观点提供的可能性相比,由特定心态而产生的信念可能不是事实。
避免冲突的安心感觉可能不是这种情况唯一可能的结果。想象如果大家相信“不劳而获的钱确实存在”,情况会有多大的不同。上述程序应该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这种程序会使“不劳而获的钱确实存在”的信念变得似乎不证自明且毫无疑问,就像这种程序使“不劳而获的钱并不存在”的信念似乎变得不证自明且毫无疑问一样。
那位说“太好了!可以给我两毛五分坐巴士吗?”的人,是绝佳的例子。我看到这一幕时,印象中觉得这个人很可能是乞丐,才会随便向人要两毛五分钱。
乞丐相信不劳而获得到的钱确实存在,因此他对牌子的认知和解读正好符合电视台的需要,他的期望和行为符合他认为不劳而获的钱确实存在的信念。他对结果有什么感觉?他拿到了两毛五分钱,因此认为他会觉得满足,当然他不知道原本可以得到更多的钱。
这种情况有另外一种可能的结果,我们假设有一个人相信“不劳而获的钱不存在”,却采取“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的对策应付这种状况。换句话说,或许有人对这种可能性极感兴趣且极为好奇,决定暂时收起“不劳而获的钱不存在”的信念。进而脱离信念所产生的界限,看看会有什么结果。
因此他不是不理会举牌的男人,而是走上前去说:“给我10美元。”那个人立刻从口袋里掏出10美元的钞票给他。现在会有什么结果?他碰到与自己信念彻底相反的意外结果,会有什么感觉?
对大部分人来说,不劳而获的钱不存在的信念是通过不愉快的情况学习到的。最常见的方式是别人告诉我们,我们不能拥有某种东西,因为这种东西太贵。一般小孩子可能听过很多次类似“你以为自己是什么人?钱可不是长在树上的”这样的话。
换句话说,这种信念很可能带有负面能量,当别人无条件地把钱交给他,又不说难听话时,可能会令他产生十分高兴的感觉。
事实上,大部分人会非常快乐,会迫不及待地把快乐和这种新发现与认识的每一个人分享。可以想象到,当他回到办公室或回家后,或是碰到认识的人时,第1句话一定是:“你绝对不会相信我今天碰到的事情。”虽然他十分希望他碰到的人相信他的话,但是人们很可能不会相信,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不劳而获的钱不存在的信念,会促使他们否定这种事情的真实性。
我们把这个例子进一步推演,想象一下如果他想到原本可以多要一些钱时,心情会有什么变化。原本他心里十分高兴,但是当他想到这一点,或是听他说这件事的人告诉他应该可以多要一点钱时,他的心情会立刻变成带有负面能量的后悔或失望,为什么?他会想到错过了好事,或是没有拿到更多的钱。因此他对自己得到的东西不满意,会后悔没有得到原本可以得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