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9)

“人生的账很难算得清,弟弟一定要把自己的人生账算清楚,人过留名,比现实享受重要多了,看看大将军。”摩挲着算盘,大志心里为自己壮志未酬戚戚地难过。

大志没有给父亲买衣服,他考虑到自己有不少旧军装,父亲一定会喜欢的。村子里的人都喜欢穿上军装转悠。父亲曾经在几年前来电话,说村里收水电费的要一身警服,看大志能不能邮寄一套回去。大志笑了问父亲,收水电费的要那玩意干什么。父亲说人家说了,收费很难,穿上这样的衣服好歹能让人害怕。大志苦笑了,最后还是没有给邮寄旧衣服,也难怪,军装本来是不让外流的。 “早知道这些旧军装迟早要回老家,还不如当初真的给了他们呢。”包裹这些旧衣服的时候,大志心里苦笑了。

本来,大志的旧军装几年前是要徇私给弟弟穿的。军装?能外流,但弟弟是个例外,他不会穿上军装吓唬人。大志只是想偏一回心。可弟弟一点也不像他那么爱当兵,按照弟弟在电话里说的,大志就算是将来真的当上了将军,也不见得比自己生活得愉快。当时大志就批评弟弟没有志向。弟弟最后说:“哥,你别蒙我了,我是成人了,什么事情我不知道,当将军那是要花钱的,地球人都知道!”

“不要诋毁军人,有志,你也是大学生了,怎么可以信口开河,将军是拿钱买的吗?你让老板们拿钱买一个我看看!”

“那是你们体制内的事情,你心里清楚,哈哈,不要生气哥。开玩笑的,部队是纯洁的高尚的,好了吧!”弟弟最后以调侃的口吻向大志道了歉,大志心里多少就平衡了。

后来弟弟大学毕业回来和女朋友在斜阳开了个广告公司,一年多就把生意倒腾得红红火火的,钱是赚了不少。

起初刚刚宣布让他转业的时候,大志本来没有一点心情买东西回去,他甚至还想着能不能不回去,他甚至还想到了死。但他最终还是战胜了自己。他应该把古砖还到大将军那儿去。事业上的成败都得有个交代。

牛大志知道,这块古砖要安放回去,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这里边,更多的是他的良心的问题。那个安葬在牛家村的大将军,在他很小的时候,总是在不知不觉间自私地以为,这个大将军是为了自己而安葬在牛家村的,是为了迎接牛家村有个牛大志的降生而刻意安葬在这里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因为师傅多年的暗示也好,明训也好造成的。在那个贫穷的牛家村,当年和自己差不多大的童孩,能让师傅看中的,就牛大志一人。牛大志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在牛家村能有一手拳脚功夫的老人,能识文断字却不愿意和村人走得很近的师傅,是不是也为了牛家村的这个大将军而居住在这里,心里是不是也曾经有过大将军一样的雄心壮志。

当时的牛大志,显然是没有更深入地想这个问题的,就算他成年了,?于部队紧张有序生活近乎痴迷的融入,也让他忘记了思考这个问题。直到准确地知道自己转业了这个消息,他才在一个夜晚想到了师傅,想到了师傅为什么要自己一直以大将军为楷模。

也许这个孤苦的老人,有未竟的壮志吧!他只好在牛家村把自己的那点不能熄灭的火种,撒播在牛大志的身上。所以小的时候,因为师傅经常以大将军为楷模的引导,让牛大志觉得,这个大将军,是牛家村的,更是自己的。

其他的童孩,在大将军的坟墓跟前,是静静的惊骇和畏惧。而牛大志,更多的却是回归一般的安慰。这个安慰,是一个游子在父亲身边的安慰感。

当然,牛大志这样的情结,并不是全部因为师傅的训诫。师傅对自己的教育,总是在对比中进行的。牛大志听得最多的,就是师傅经常说的话 ——

“看,治平不学好,偷了人家地里的萝卜,考试又是鸡蛋,他都不敢到大将军墓跟前,只有你敢,你考试考得好!” “大志,他不学好,他爹昨天带到这里跪了半晚上,你从来就没有,你乖,懂事,勤快读书好!”

……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