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忽视了问题的关键,” 西布莱特说,“不论我们在技术上是对还是错,我们早就应该意识到我们是用水的一个巨大的象征标志,我们也早就应该参与到当地社区之中,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这个事件的余波给可口可乐的声誉造成了很大影响,在许多人眼中,可口可乐因此与水资源短缺联系了起来。西布莱特说:“在许多大学校园里,这是件大事情。”
幸好,在这类事件开始出现的时候,可口可乐公司内部的许多人已经在了解水资源短缺、分析其对公司的潜在影响方面工作一段时间了。
“2002年我们做了一个项目,是关于淡水资源的未来的,” 维尔米尔说,“很快,我们和公司里的其他人就开始对这个问题有了理解,诸如:淡水资源状况、含水层枯竭、成本上升的风险和水源竞争的加剧,等等。显然,这是可持续发展议题中最大的议题之一。”
然而在那个时候,对于多数公司来说,水还不是在战略上要优先考虑的议题。其实,在全球范围内,人们也没有对水太在意;对于企业、政府机构和市民社会等所有方面,水的问题还没有积累到成为一个关键议题的程度。其中,部分原因是因为水是个地方性的局部问题,而不同地方的基本条件又差别很大,即便在印度这样一个有几亿人常年处于脱水状况的国家,也是如此。地方状况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干旱、洪水、地下水污染、缺乏基础设施等,都是影响因素。
最终,到了2003年年底,作为对可持续发展相关议题全面承诺的一个步骤,可口可乐聘请了原先任职于美国救援总署(USAID)的西布莱特,请他就任一个新的职位--环境与水资源副总裁。
“我一到任就四处了解公司的水资源策略,”西布莱特说,“但是我得到的是几本厚厚的报告,每一本都是详尽的分析,反映了不同的难题和危机。这些报告内容都很丰富,但是也都没什么战略分量,这其实倒也不奇怪。”
为了能够从战略角度看问题,西布莱特、维尔米尔以及他们的同事开始展开对公司上下250多人的访谈,内容涉及他们对水资源议题的看法,他们看到的挑战,以及因水资源问题“与当地社区的摩擦”。
维尔米尔说,行动小组跟大家交谈后发现,“我们开始意识到,就这个问题,公司中有许多担心,大家都有说说这个问题的热切愿望。”
他们意识到,运营团队已经参与进来,开始探讨大家真正关心的问题。然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小组成员也发现自己收集的信息资料对于运营团队没有太大的用处。他们关于水资源风险的观点是从自上而下的角度,在地理区域上也比较宽泛,与运营团队面对的地区的现实问题,差距很大。维尔米尔后来说:“负责具体运营的人回来之后对我们说,‘你们跟我说的是东南亚的水资源风险。我管的不是东南亚的工厂,我管的是在泰国兰实的工厂。’我们有的都是这种背景比较宽泛的信息资料,他们拿去没有什么用。大家需要的是特定地区的、与水资源相关的信息资料,我们当时没有这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