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集体智慧、建立集体拥有感这一目标,逐渐帮助这个团队形成一个团结、坚强、有凝聚力的集体。但这也花了很长时间。在初步的LEED指标上达成一致,竟然用了4年。然而,随着指标体系逐渐成形,也催化了一个集体学习的过程,每个人都被其强大的力量震慑了。就像佩尔?卡斯泰德的“绿区”,指标体系成了一个具体东西,虽然还不完美,人们还是可以使用它、触摸它--并通过这样做,留下他们自己的印记。
哈斯菲尔德说:“随着LEED评级系统开始变得逐渐清晰,人们就抓住了这个工具。他们会说:‘这里有各种不同的办法让你得分。得分越多,这个建筑就越绿色。’评级系统把绿色这个模模糊糊的概念造就成一系列客观的步骤,这样大家就可以做一些实际的事了。我们从来没有想让评级系统成为绿色建筑的‘终极指南’,但是它帮助人们搞懂了一个既复杂而又不定型的概念。即使对它不完全了解,大家还是可以朝着共同的方向迈步前进。”
与此同时,创始小组的成员们开了无数次的研讨会,进一步细化、完善评级系统。首先,他们就一个基本框架达成一致:评级系统涵盖五个方面--可持续场地(包括水土流失控制、交通和减少污染)、用水效率、能源与大气污染、材料和资源利用,以及室内环境质量(包括室内化学污染水平和温度适宜度)。然后,他们把这个五个方面进一步细化分解,确定哪些人对哪些方面有兴趣。小组工作是自发自愿的,大家都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最感兴趣、最富专业能力、最愿意投入精力的领域。
哈斯菲尔德回忆说:“即便是讨论逻辑和技术问题,大家也会激情迸发、情绪高昂。”逐渐的,协会成员学会了“深度汇谈”的第一原则:努力控制自己的激情--大家各自表达不同的观点,也表达与之联系的情绪,但同时保持小组是一个整体,也不让任何人因为观念不同而感到遭遇威胁。1这样做不仅强调了对每个人的尊重,随着不同的观念逐渐汇合到一起,并且相互影响,大家也逐渐形成了一种集体势头和力量的感受。
“大家会从自己拥有的经验和‘能量’方面出发,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某一位或许是集毕生精力,研究建筑中空气对人身健康的影响。那么他看待所有的问题,就会从通风和煤气控制的角度出发。”这类讨论把每一个人都淹没在了自己所不熟悉的专业领域之中,这当然挑战很大。但是,最终“每一位都从这个经历中受益,每一个人的视野都在不断被其他人拓宽。大家最后总会说‘这里面的东西比我原来想到的要多’”。
详细讨论彼此之间的不同,又保持集体不被分裂,这样的容量能力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过对团队深度对话的有目的的设计,引导人们之间加深关系而逐渐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