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鄂北布防筑长城(1)

六十七

武汉会战结束,日本侵略者攻占了武汉、广东,占领了将近半个中国,虽然部分实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但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随着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的深入,许多困难和无法解决的矛盾,都让日本军国主义者把自己陷入这场战争的泥淖之中,举步维艰,越陷越深。

首先是正面战线进一步延长,这条战线由北向南,几乎横跨整个中国,日本侵略者的兵力毕竟还是有限的。战线的延长,使其兵力更加分散;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其人力物力消耗巨大,日本国内财政、经济陷入困境之中。

在与中国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中,在正面战场上,日军遭遇到国民军爱国官兵的奋勇抵击,虽说中国军队在装备上远不如日本侵略军精良,但中国军队却表现出为国赴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还是给了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日军每占领一寸土地,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已被日本侵略者所占领的沦陷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也给了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诸如平型关大捷等。还有敌后无处不在的广泛的游击战,不断消灭日军有生力量,牵制了敌人,使日本侵略军防不胜防。

在这种形势下,日本侵略者梦想侵占中国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国抗日战争的局势已悄悄地发生了极大变化,中国方面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继续军事上的战略进攻已无能为力,只好在军事上与中国国民军在正面战场上形成对峙、拉锯态势,抽出更多的军力以对付八路军、新四军和占领区的人民游击队。对国民政府采取以诱降为主的政治攻势。

从1938年10月到1940年间,日军在华北地区的兵力为九个师另12个旅和一个骑兵团,兵力约25万人;华中地区11~13个师另六、七个旅,兵力在27~30万人左右。

这一时期,国际形势也有所变化。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美法等国为了西方与德意法西斯对抗,因而在东方极力避免与日本直接发生冲突,对日继续推行绥靖政策,企图以牺牲中国的利益来换取同日本的妥协。

日本侵华方针的转变和西方大国的绥靖主义政策,对中国抗战确实产生不利影响,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亲日派首领汪精卫于1938年12月18日背着蒋介石逃离重庆,在越南首都河内公开发表宣言叛国投降日本。

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虽未投敌,但其反共倾向又重新抬头,且日趋明显。在军事上,蒋介石的方针是,继续执行持久战略,一方面“发动有限度的攻势与反击,以牵制消耗敌人。”同时“抽出部队,轮流整训,强化战斗力,准备总反攻。”

为了适应上述方针的转变,国民政府军事当局重新划分了战区,调整了兵力布署,并将湘、桂、陕、甘各地行营合并,改设桂林、天水两个行营,以统一指挥南北两个战场的作战。重新划分为十个战区:

第一战区:辖豫北、皖北地区,司令长官卫立煌;

第二战区:辖晋省全境及陕东北,司令长官阎锡山;

第三战区:辖闽浙全境及苏皖南部,司令长官顾祝同;

第四战区:辖粤、桂两省,司令长官张发奎;

第五战区:辖皖西、鄂西、鄂北、豫南地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第八战区:辖绥、宁、甘、青4省,司令长官朱绍良;

第九战区:辖鄂南、赣西及湘省全境,司令长官陈诚(薛岳代);

第十战区:辖陕省大部,司令长官蒋鼎文;

鲁苏战区:辖鲁省全境及苏北地区,司令长官于学忠;

冀察战区:辖冀、察两省,司令长官鹿钟麟。

各战区总兵力为197个步兵师、12个骑兵师、另20个步兵旅、10个骑兵旅。此外军事委员会还直接控制有32个步兵师。各战区中,第五、第九、两个战区居于抗战中心地带,地位最为重要,所辖兵力也最多。

第五战区辖34个师、一个骑兵师和另一个骑兵旅,战区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现有防区,尤其是鄂西、鄂北地区,掩护重庆门户川东,待机反攻武汉。五战区当面之敌为日军第十一集团军,下辖第三、第六、第十三、第三十三、第三十四、第一○一、第一○六师及独立混成第十四旅、野战重炮第六旅,兵力约17万人。这是日本侵略军陆军中实力最强的一个集团军。

武汉会战结束后,该集团军一直配置于武汉及九江、岳州、信阳这一片地区。侵华元凶冈村宁次中将任该集团司令官。

11月上旬,李宗仁抵达鄂北地区,把第五战区长官部设在樊城。鄂北地区便成为第五战区的核心。

鄂北属于山区,丘陵地带,冈峦起伏,江流纵横。大别山连绵于东,桐柏山横亘于北,西倚荆山,南凭长江,大洪山龙蟠于中,由此可俯瞰武汉盆地。长江最大支流汉水从陕西逶迤而来,流经鄂北地区,在汉阳流入长江。汉水自淅川以下地势渐趋平坦、开阔,江面宽600~1500米,深4~5米,不能徒涉,有利于中国军队的防御作战。鄂北气候属大陆性,四季分明,3~7月间每月平均有十天左右降雨,若有暴雨,多有山洪暴发,对于军事行动影响很大。

襄阳是本地区的中心地带,南达湖广,北通汝洛,西连川陕,东瞰吴越。向称“天下腰膂”,故有“铁打的襄阳”之谓。乃古来兵家必争之要地。三国司马懿曾说:“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地,不可失也。”蜀、吴两国曾屡攻襄阳,但终无功而还。在后来历朝历代,襄阳仍均为兵家必争之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