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乐的战争(4)

乔布斯其实已经告诉那些寄希望于iTunes模式的人们:“iTunes靠下载并不赚钱。”

2006年四大唱片公司当然看到了这些。更危险的是,iTunes下载量虽然还在增长,但增长率已然减缓。虽然iTunes收费下载看起来还不错,但一年10亿美元的盘子比起下面两个数字来说几乎不值一提:

①全球的盗版音乐免费下载试听仍占95%的市场份额,数十亿人每天在用搜索引擎或P2P软件来免费获得音乐。

②传统音乐产业是一个价值千亿美元的产业。如果说它会被新的数字音乐产业替代,而且最后达到生态平衡,那么显然一年10亿美元的iTunes下载让很多唱片公司的高层感到绝望。这个数字比起传统音乐产业未免太小,是不能代表新的数字音乐生态的。生态应该是平衡的。只要人们还继续听音乐(这是毫无疑问的),新的数字音乐产业也应该达到并可能超过千亿美元。

反思会体现在动作上。2006年,四大唱片公司相继向乔布斯提出希望用多价位制来取代99美分的单一价格。华纳唱片总裁埃德加?布朗夫曼(Edgar Bronfman)在2005年秋就提议多价格制,EMI前CEO阿兰?利维(Alain Levy)也说热门乐队就应该比不太流行的艺人价格高。

显然,唱片产业的说法和担心被乔布斯错误理解了,他说:“如果他们想提价,就有些贪婪了。”这直接导致了2007年环球唱片公司没有与iTunes续约。环球在与Amazon网站合作MP3音乐下载时,也没有与iTunes合作。

是的,无论怎么说,史蒂夫?乔布斯狂热的激情投注在美好的技术和硬件上。iPod、iPhone、iPad,谁知道未来是否还会出现大而酷的苹果电视呢  但显然,外界关注的焦点不会留在iTunes下载店上,而且对它的关注可能越来越弱。

微软Vs、音乐

微软面对苹果的奇迹自然不会无动于衷。微软参与音乐是再正常不过的。上亿用户每天使用微软播放器Windows Media Player听音乐,用MSN聊天,用IE浏览网页,连最早的DRM 加密软件Windows Play for Sure都是微软的技术。巨鲸在销售付费下载文件时就是使用微软的DRM 9和DRM 10,需获得微软技术授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