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992年9月,三万英尺高空(2)

这个问题他很快就必须回答,因为6个月之后他就要毕业了。此前的7年是橄榄球帮他走了过来,而如果橄榄球不会把他带到他人生的下一个阶段的话,他就必须找到新的出路。

“如果像你这样的大块头能学会读书的话,你都能统治世界了。”马尔科姆边调侃边把手中的球抛了出去。球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飞向对面的大个子。

塔克开始发牌了。此时飞机开始向左倾斜,穿越白令海峡,继续沿着俄罗斯的海岸线南下。短短6个小时之后,马尔科姆就要跨出机舱,踏上东京的土地了。这是一个他从未想到自己会涉足的地方。他的家族已经连续三代都是在新泽西的乡下小镇度过了一生。他对日本的看法和绝大多数美国人一样,完全是被电影电视培养出来的。无非就是身着鲜红和服的歌伎,灯火通明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身着白色紧身遮羞布的相扑手,整天都在鞠躬的小职员——就是那些遍地都是的办公室职员——他们个个都穿着差不多一模一样的灰色西服。

马尔科姆不住暗想,一个来自新泽西的快手橄榄球运动员在这里如何能立足呢?……

心脏在剧烈跳动,胃在不住翻腾,耳中鸣声不断,全身每一块肌肉仿佛都在收缩,在肾上腺素的刺激下,双眼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血管中充盈着一种沸腾的热量。这就是马尔科姆看到欢迎场面时全部的感受。走进体育场时,马尔科姆感觉脚下的地面都在颤动。他试着不让自己去看欢迎他们的人群。他们至少得有五万人,全都站在护栏外尖叫。他还试着不去理会数不清的摄像机,还有那些啦啦队员和喧嚣的声音。天哪,这喧嚣就如同一个声音的瀑布砸在马尔科姆身上。他以前不是没有在大体育场里比过赛,不过从没有走进过东京体育场这么庞大的地方,从来没有。这座体育场建于1988年,绰号“巨蛋”,是日本科技的又一大杰作。这座体育场虽然如此庞大,但是你却看不到它的结构框架。这个玻璃体育场的内部气压保持在比外部气压高百分之三的水平,整个体育场就是由这样的高气压托举起来的,因此可以说,这个容纳了五万四千个座位的球场整个漂浮在空气里。体育场的结构采用了特殊的玻璃材料,使得场内光线充足,发出金黄色的光泽。马尔科姆可以从同伴们脸上的表情里看出来,他们的感受和他一样,而橄榄球比赛的气氛就应该是这样的。

球场内的空气暖暖的,带着热带气息。马尔科姆在更衣室里领到的蓝白色球衣非常合身。头盔简直就是件艺术品,内部柔软的泡沫材料贴着他的皮肤。而且更衣室本身就是让人叹为观止的景观:大理石地面,锃亮的合金座椅,数不清的热水浴池和桑拿间,甚至还有一个游泳池。在美国,即便是职业球队也绝没有这样的待遇,但是这次马尔科姆和他的队友们从下飞机的那一刻开始,接受的款待就一直是一流的。

在机场,他们受到了身着笔挺西服的日本队代表的欢迎。他们开来了几部豪华汽车进行迎接,一字排开在路边等候。迎接车道边拉起的长绳后面是一群热情高涨的球迷,他们高举标语牌,表示欢迎马尔科姆他们来到日本,他们中有些人甚至于还叫出了他的名字。随后他们乘坐豪华轿车来到了市中心一家五星级酒店下榻。房间都已经安排好了,按马尔科姆的标准来看,这些都是太过奢侈的套间,里面有超大的浴缸和舒适豪华的铺着羽绒褥垫的床。来日本之前,马尔科姆预想的是日式的榻榻米和竹垫,他可从没敢想过眼前这样的豪华。就在这里,马尔科姆的球队得到了几个小时的小憩时间。尽管经过13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又有15个小时的时差,想要在短时间里调整过来并不现实,但是休息过后,他们还是被直接带到了体育场准备比赛。

马尔科姆还没有机会多看看这座城市。从车窗里往外望,东京和新泽西差别似乎不是太大。高速公路上挤满了他也能在新泽西的收费公路上看到的车子。很多路段旁边都有高墙,这使得马尔科姆无法看到更多有意思的东西。不过能看到的那些高大的建筑物显然比美国的大楼要稠密一些,而且这些建筑物中有一部分的楼顶有一些怪怪的边角以及华丽的装饰物。单从车里看来,东京无论是外观上还是整体感觉都和其他现代大都市没什么差别。可惜的是,现在还是白天,马尔科姆看到的还是阳光。他知道自己期望看到的霓虹灯不到晚上是不会亮起来的。

在比赛开始前的球员介绍过程中,马尔科姆在50码线处第一次看到了对方球员。当时他们列队站着,他两侧分别是塔克和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球员。他们看着日本队员们呐喊着从啦啦队员面前经过,身着鲜红的球衣,头盔都提在手里。马尔科姆首先注意到的是对方球员的个头。他们大多数人都和马尔科姆差不多高,有几个甚至于还要矮一些。只有一两个个头比较大。他们形成一个紧密有序的队列进行热身跑动,看得出来是一只纪律严明的球队。不过无论日本队球技有多么出色,马尔科姆确信他们会被美国队依靠身体上的压倒性优势打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