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里和谢尔盖的公司愿景

第4章

他从未被冠以不朽,他害怕有空灵之声引他上路。

――约翰.济慈

1999年1月,一名记者敲开了门罗公园一所公寓的大门,门铃旁边挂着一块手写的招牌“谷歌世界总部”。5个月前拉里和谢尔盖刚刚从安迪.贝托尔斯海姆那里得到他们的第一笔投资,而7个人组成的初创公司还在公寓的厨房和车库里打拼。(“从周一开始,我们将有6名全职雇员。本周我们有5名,上周有4名,我认为它会照此速度发展一段时间。”谢尔盖说。)记者卡斯滕.莱姆(Karsten Lemm)并没打算为某个前途不可限量的初创公司树碑立传,拉里和谢尔盖只是他要采访的若干企业家中的两位,以作为德国新闻杂志《明星》(Stern)上硅谷故事的一个部分,而且当时的初创公司层出不穷,正如春天的罂粟花。拉里.佩奇当时的商务名片上写着他是“Google!”的首席执行官――这个感叹号表明了一个迹象,即这两个人渴望像“Yahoo!”那样举足轻重。

拉里和谢尔盖对莱姆谈了公司的创立、资金的获得,以及为什么他们进军搜索引擎领域为时未晚,谢尔盖还追加了一段评论:“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把我们的所作所为带给全世界。当然,那也是非常令人兴奋的。而且我们认为这确实有可能引起永久性的实质变革。”

创业是一种激情犯罪。它需要动机、手段和机会。除了它的创始人,谷歌的机会无人赏识,等到别人想要效仿时为时已晚。手段和动机则刚好是拉里和谢尔盖。谷歌是类似于苹果和微软那样的公司,它对创始人极度依赖,没有了创始人,它就不会有成就其伟大的动力。

从理论上说,1999年运营的半打公司都有可能取得谷歌今天的成就。雅虎是一流的互联网公司,也是网络信息搜索的主要来源(尽管它当时并非一个搜索引擎)。微软倾其所有接管了Web浏览器业务,推出了MSN网站,并扬言它是目前的互联网巨头。Ask Jeeves搜索引擎则被估价数十亿美元。

但事实上,它们都未能成为谷歌。它们没有拉里和谢尔盖,也没有他们对互联网的深刻理解、他们福音派信徒般的热情以及作为互联网救世主对于“搜索”的献身精神。拉里和谢尔盖的直觉为他们指引着正确的方向,就像一支箭飞向靶子的正中心。正是这些要素使得谷歌获得了如此惊人的成功。

他们同时又顽强得令人懊恼,大胆到有些鲁莽,充满着年轻人的不认输劲头。他们是出现在正确时间的正确人物,是互联网时代开端的网络技术专家。

不过造成这种差异的,并不只是拉里和谢尔盖对搜索的献身精神。他们也作出了正确的商业决策。令人称奇的是,尽管过去缺乏商业经验,他们还是取得了成功。在创办谷歌之前,他们所有的经验只是拉里在密歇根大学焙果店里一学期的打工生涯。

然而在短短10年间,他们努力把谷歌变成了一个拥有2万名员工和200亿美元收入的公司。雇员人均收益达到了100万美元,是技术领域最高的收益之一。(微软的收入约为雇员人均70万美元。)

拉里和谢尔盖显然是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这件事情是基于他们的理想主义和杀手本能。他们在2004年上市招股说明书中所总结的任务陈述是“为世界做一些伟大的事情”。与大多数提供搜索和门户服务的其他公司不同,他们明白人们迫切需要更好的搜索方法,而他们拥有这样的方法,这很重要。这种态度从一开始就主导着他们的思想。

一些人质疑“理想主义”一词的使用。事实上,谷歌最初公布的任务中并没有提到为世界做伟大的事情。在1999年6月之前,在公司网站仓促公布的任务只是说:“为了使人们更容易在网络上找到高质量的信息。”

但即使是这样的任务也不简单。高质量信息的发现确实改变了世界。这里的关键在于,拉里和谢尔盖毫不妥协地致力于这一任务。

当谢尔盖和拉里在2004年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他们在给华尔街的信中列入了以下陈述:“搜索并处理世界上的所有信息,这是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这项重任应由值得信任并对公众利益感兴趣的公司承担。”

Turn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吉姆.巴内特(Jim Barnett)说:“他们对于营造伟大的产品真的很认真,这是史蒂夫.乔布斯的方式。我不会使用‘理想主义’这个词,但他们确有一种使命感,并将坚持实现他们的愿景。他们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并由价值驱动。”

这种态度从拉里和谢尔盖身上完完全全传递到了公司其他人那里。谷歌的第一名员工克雷格.西尔弗斯坦是这样描述的:“我相信我们能使信息时代持续进步,持续发挥作用。那里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猜(谷歌的)大多数人都会这么说。”

想必当时创始人能够想象谷歌会发展为目前这么大的规模?是的,西尔弗斯坦说。他回忆起谷歌刚刚创立时与拉里的一次谈话:“记得有一次我说过这样的话:‘是的,如果我们得到这个合同和其他合同,也许我们可以成为千万美元的公司。’拉里说:‘我们会成为一家100亿美元的公司。’我当他是开玩笑。但现在我不认为那是玩笑话。(拉里和谢尔盖)一直想着把公司做大,他们一直怀着在这一行业取得成功的信念。”

谦虚从来不是他们的特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