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没有方向盘的汽车(1)

--宏观经济中的供给与需求

本章导读:

在传统观念看来,勤俭是美德,储蓄是好事,可凯恩斯却把浪费奉为繁荣的方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政府纷纷采用扩大内需的方法来提升经济,你觉得这样做对吗?如果我们的经济是一辆高速奔驰的汽车,我们该怎么解决供给和需求这对矛盾呢?

事实上,国家致富的秘诀究竟是生产还是消费,经济学家的回答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声音,本章将为你揭开国家繁荣的秘密。

我星期一、三、五信奉萨伊,星期二、四、六尊崇凯恩斯,星期日休息。

--保罗·萨缪尔森

供给自动创造需求

“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这是亚当?斯密时代人们普遍信奉的萨伊定律,那么萨伊定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这位着名的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的原话是这样的:

一个产品一旦被创造出来,从那一刻起,它就以自身的全部价值为限,为其他产品提供了市场……一个产品创造的细小状态立即为其他产品开启了一个出口。

萨伊描述的情形是,市场过剩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供给自己能够创造需求。在他看来,劳动者只有自己就业才能获得收入,而收入是用来购买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因此,生产的同时就创造了收入和购买能力。这就意味着,不可能出现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发的失业状态。

事实上,萨伊定律真正的精髓就是瓦尔拉斯定理,该定理认为经济整体均衡是确定无疑的,因为向市场上出售商品和劳务换来的收入是购买资金的来源。每个生产者都希望拿产品来换取货币,仅仅是为了能够拿着这个钱,并立即购买另一种产品,因为我们是不能直接消费货币的,所以人们通常不愿意刻意储藏货币。每个生产者期望用他的产品去换取货币时,他们事实上是用他们生产的商品换取所需要的商品,因此萨伊认为,产品的供给总数必然同需求总数相等。“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这句格言准确地把握了萨伊定律的本质,它描述了我们的经济体系中的交换本质特征。

当然,有一点要特别注明的是,萨伊定律最初是来自于实物交换的经济中。在这样的经济体中,一种商品的供给行为肯定意味着需要其他一些商品,而货币只不过是为了方便交换的媒介而已,它使得市场参与者避免了实物交换带来的麻烦和不便,但这并不妨碍理解萨伊定律的本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