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锐的部队、最精良的武器、最杰出的指挥…

因为是和苏联数字作对比,所以首先必须清楚:所谓苏联“火炮迫击炮”的统计标准,通常包括野战炮(师以及更大单位直属),步兵炮(团属),反坦克炮,81毫米或者更大迫击炮。而高射炮、火箭炮、50或60毫米迫击炮,在未加说明的情况下,一般不在统计之列。

那么就让笔者依据上述“苏联标准”,并以目前所能搜集到的德方原始数据,对其在“城堡”战役前的火力配备作一番独立研究吧。

库尔斯克参战德军的野战炮数量有比较完整的档案数据。仅第2集团军的4个独立营和1个连的统计资料暂缺(编制额为52门,笔者按50门估计)。根据这些资料以及一些相关书籍,德军共有2268门野战炮,包括132门自行火炮。除了师属火炮外,这些野战炮主要被编入35个独立炮兵营(75毫米炮营1个,13个105榴弹炮营,6个100毫米加农炮营,3个105-150混成炮营,7个150榴弹炮,5个210榴弹炮营),10个炮兵连(2个100加农炮连,5个150加农炮连,1个170加农炮连,2个210榴弹炮连)。

德军反坦克炮装备资料比较散乱。《库尔斯克战役:德国视角》记载第9集团军在1943年7月4日拥有反坦克炮673门(其中377门75毫米重型反坦克炮),平均每个师约30门左右(重型反坦克炮18门)。

但从笔者掌握的其他资料看,德军的反坦克炮数量要多得多。如《库尔斯克战役:德国视角》记载第46装甲军的4个步兵师在7月4日有70门反坦克炮(重型36门);而笔者找到其中3个师(另一个师资料暂缺)当天的统计,合计就有171门反坦克炮(重型34门)。多出了100多门。

造成上述数字差异的原因,在于《库尔斯克战役:德国视角》援引的数据仅统计了师属反坦克营(以重型为主)的装备,而没有包括团属炮。举个例子,库尔斯克战役前夜的德第167步兵师共有54门反坦克炮,其中只有2个连总计24门配给师反坦克(坦克歼击)营,其余几乎全部都是步兵团属。

综合各种资料,包括众多部队的原始统计数据,当时德军各师基本都拥有4-6个反坦克炮连,约50-70门炮(平均20门左右重型炮)。而各连实际装备量为9-12门(编制额12门),平均估计每连约10门。

以上总计有野战炮2268门;反坦克炮2267门;步兵炮1026门;3648门81毫米或者更大的迫击炮。总计9209门火炮迫击炮。468门火箭炮和约700门陆军高炮不包括在上述数字中。

笔者算出的数字比苏联的少约700门,比西方估计多大约1800门。当然这个数字也不会完全准确,但却是目前依据直接德方原始数据最多,而且运用比较保守(也就是说算少不算多)的方法,化了最大功夫估算出来的。就这一点来说,笔者对该数据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当然,花这么大的功夫研究这个看起来争议不大的数字,更多的还是希望使读者们能够接触到苏德战争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资料,了解东西方史学家态度和观念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事实之间微妙的距离。毕竟,如果在这种纯技术问题上都无法基本客观,那么在更为敏感且夹杂激烈意识形态冲突的问题上,“客观性”也就更可想而知了。

5、总兵力及其分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