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说费利克斯。作为大学毕业生,他难以想象如果家里没有电脑、不能上网会是什么样子。做财务决策时,他参考三个渠道的信息:杂志、报纸、互联网。去年他读了40多本书,而且他还是多个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忠实观众。奥斯卡也是个大学毕业生,但他不像费利克斯那样消费大量信息。他不常上网冲浪,在需要做出财务决策时,他更愿意征求朋友的意见。他喜欢阅读,但无法忍受有线电视新闻节目。
跟风
表面上看,你购买的很多产品好像只关系到一个消费者--你自己。穿那件衣服的是你,开那辆车的是你,喝那罐啤酒的也是你。然而,很多人在选择某一特定品牌时,往往会考虑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别人的反应。很多产品回报给你两样东西--产品本身的实用价值,以及你借此向他人展示的形象或身份。你受他人观点影响的程度,还与你社交圈的大小有关。如果你作选择时考虑自己的形象或社交圈,那么你就是关注他人(other-regarding)的人,意味着会在“跟风要素”方面得高分。
这种要素与利他主义大不相同。在利他主义方面得分高的人十分关心他人,愿意自己付出去成全他人(这可能包括献血、参加陪审团,或为当地慈善机构捐款)。在“跟风要素”上得分高的人也关注他人,但那是因为他(她)想知道别人在用什么产品、自己的选择将如何影响自己的形象或与他人的友谊。在这方面得分高,通常说明你社会交往面广,与很多亲戚朋友经常保持联系。然而,社会交往多并不代表你是利他主义者;与朋友混在一起是一回事(这是“跟风”),为当地慈善机构提供食物则是另一回事(这叫做利他主义),两者完全不同。
在“跟风”方面的问题中,有些关系到身份感:你是否偏爱能使你感觉更合群的品牌?是否常选择他人更多采用的产品或服务?有些问题涉及品牌形象(例如酒类、汽车)在你心目中的位置。有些问题探究你参与社会的程度,包括你是否感觉自己合群,是否喜欢与兴趣相投、不同圈子的人一起做事,以及你对邻居的了解有多深。还有些问题衡量你在社会交往方面的相对深度,包括有多少个亲戚你开车一小时就能找到,有多少个邻居与你经常聊天,以及有多少个朋友住在离你一小时的车程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