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一早,杜善人出门去自己的杂货店,在街上还没走出一百米远,就遇到三拨人向他求助。他拿出身上早已写好的纸条分发给他们,让他们去家里找管家领米。
午后,杜善人处理完店里的事觉得很困,想回家睡上一觉,就吩咐了几句回去了。走到半路遇到熊老汉,向他要钱,他说:“熊老汉,最近你的纸钱生意不是好得很么?怎么还来要钱呢?”
熊老汉诉苦道:“杜老板您不知道,我老婆病了,我那小本生意能挣几个钱啊,卖得再好也不够给她治病的呀!何况现在米是什么价,挣的那点钱顾嘴都顾不上,哪还能干别的!杜老板您是大善人,您行行好,救救我老婆吧!”
杜善人一向有求必应,此刻却不知怎的无端有些心烦,从身上随便摸了几个钱塞给他,心想夫人说得对,这灾没个头,长此以往自家都得败掉。
前方路边有户人家的房子被冲毁了,只剩下一面断墙,无法修复,住的人已经搬走。那墙被水淹得软了,又被太阳晒干,表面上看起来硬邦邦的,其实已经不结实了。这面墙在杜善人经过时突然裂了开来,轰然倒下,把他砸个正着,埋得影儿都没有。
熊老汉亲眼见墙倒下把杜善人埋住了,吓得大叫起来。听说杜善人出事了,人们一忽儿都跑了过来,小心地把他扒了出来,只见头上被砸了个大洞,已经没气了。
不仅杜善人的家人,整个镇子的人都为他放声痛哭。人们说,上天不公啊,把这样的好人收回去了,是存心不要宁河镇的人活了呀!俗话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杜善人做了那样多的善事,不该得到这样的结果呀!这世道乱了套啊!那些受过杜善人帮助的贫苦人家,更是感叹没了杜善人,以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下去了。
人们怪罪于熊老汉,说都怪他偏要在那时候拉住杜善人说话,耽搁了时间,才正好遇到墙塌。熊老汉大叫冤枉,说他怎么知道墙正好在那个时候要塌呢?人们在路上遇到杜善人,不也常拉住他说话,要钱要米么?但是愤怒的人们还是耿耿于怀,差点没把他揍一顿,吓得他躲在家里几天没敢出门。
杜善人死后,人们为他沐浴,穿上七层丧服,丧服用棉不用皮,忌讳鸟兽皮毛入棺,也不能用缎子,避讳“断子”。棺材停放时头向西,灵前供饭,俗称“倒头饭”。停放棺材的板床下点一盏灯,称为“过桥灯”,又叫长明灯,用菜油忌用桐油。亲人在灵前化纸钱,并请人来做道场,一般三到七天,最多可达四十九天。此时宁河镇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劫难,人们都没有心思来大办丧事,所以只做了七天道场就准备下葬了。何况天气十分炎热,尸体也不能久放。
镇上的许多人自发前来吊唁,倾其所有送来一把豆子,几个鸡蛋,几尺白布。这些人或是受过杜善人的资助,或是一向敬仰杜善人的为人,不约而同前来为他送别。杜家天天摆出几十桌,一轮吃完又上一轮。那几日内杜家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在一片惨淡中营造出热闹的气氛。
这日早上,杜家刚打开大门,就见门前有一个人捧着一大堆枯枝,枯枝上有些白花花的东西,老大一堆,把那人整个都遮住了。那人抱着这堆东西,似乎想要迈进杜家大门。管家不禁皱起眉头喝道:“你是谁,拿一堆破烂来想干什么?”
那人放下那堆枯枝,露出一张黝黑的脸来,原来是船工常福生。他说道:“听说杜存厚杜老板不幸过世,想来拜祭他,家贫实在没啥可送的,只好用几斤苞米爆了些爆米花,插在枯枝上当梅花,也算是悼念杜老板。”
管家为难地看着那堆枯枝说:“这这……这么大堆东西没地方放呀!”
杜夫人这时来到门口,见状说道:“管家,收下吧,也是他一番心意。”她心知这种时候,几斤苞米已是一家人得之不易的食物,能拿出来足见诚心。常福生知杜家不差这点粗粮,感到送不出手,也觉这样送出去不能体现自己的心意,才想出这个法子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