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类大脑大约有1 000亿个神经元,或按一位科研人员的说法,粗略估计等同于4个橄榄球场的表面积(与之相比较,埃及金字塔的地基才覆盖10个橄榄球场)。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树突组成。细胞体(和它的细胞核)是神经元的中心,或者信息交换场。轴突是传递者,负责把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树突负责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息。神经元之间通过电化学过程传递信息。神经元聚集在一起,在一个分布式网络中共同工作,形成模式,这样我们就可以完成诸如行走、说话、记得某人的名字,甚至读我这本书这样的任务。
然而,大脑的最惊人之处,却在于它并不十分令人惊奇。和我们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它是由细小的碳分子构成的。大脑没有什么特别的黏性物―没有特别的用于思维之地,更不用说我们的愿望、雄心、恐惧、梦想、抱负了。大脑只是一团以轴突、树突和其他碳基为主的物质。在研究生院数年的学习和读过的所有关于大脑的书籍使我相信,大脑再也没有其他更多的组成成分了。
神圣的圣杯
大脑是一个普通的器官―和身体中间部位的胰腺和肝脏没什么两样―这个事实对创造人造大脑的想法而言却是一件好事。正是大脑的普遍性使我们大胆预测实现一个智能互联网的可能性。这听起来有点亵渎神圣吗?毫无疑问,大脑是神奇的,但是对许多哲学家、科学家和一些互联网巨头而言,实现机器思维这个想法已经不是问题,“为什么不呢?”
谈到互联网,人们后来发现,它和大脑在结构上非常相似。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存储和检索系统。实际上,它比大脑还小、还笨拙(神经元和计算机相比,并不是简单的大小与重量的比较),但是两者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如图I 1所示,大脑具有神经元和记忆力;互联网有计算机和网站(这些网站通过以太网电缆和超链接相连接,而大脑则是通过轴突和树突)。
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也许看起来相像,但是不能进行类比,这是事实。火车站的调车场看起来很像大脑的网络,但是这两者不能类比。然而互联网却和大脑极具可比性。
互联网实际上是两项发明相结合的产物。一项发明是电报(电话的前身),它使得信息通过电子手段进行传递。随着电报的出现,无论相距多远,或者地形多么复杂,人们都能够即时交流。现在这种技术对我们来说已经不足为奇了,但是在驿马快递的年代里这是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