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 邙山的遗憾(3)

高欢反问:“你放跑了人是什么意思啊?现在又说要抓回来?算了!”他命人取来三千匹绢压在彭乐背上(若是常人,差不多也该压扁了),作为赏赐。

宇文泰收拾残部,大约还有数万人马,次日一早,两军再战。宇文泰自领中军,赵贵等五将领左军,若干惠等五将领右军。东魏军中有一名小卒犯了军法,面临严惩,此时投入西魏营中,指明高欢的确切位置。宇文泰马上命精锐猛攻高欢亲领的军队,高欢步兵被悉数俘虏,骑兵被打散。

高欢也不走运,连马都死了,幸有部将赫连阳顺扮了一回东魏的李穆,扶高欢上了自己的马。高欢领着七名随从杀出重围,亲信尉兴庆说:“大王速走,兴庆腰中还有一百支箭,足以射杀百人。”

高欢感言:“事成之后,封你为怀州刺史;若你不幸战死,就封你儿子。”(高欢对下属赏罚分明、义重于山,确实能让人为他卖命到底)

尉兴庆说:“儿子还小,请用我兄长!”高欢许诺而去。尉兴庆力拒西魏追兵,矢尽而死。

高欢刚脱险境,又遭难关。西魏大都督贺拔胜早年与高欢一同在尔朱荣帐下,万军丛中看得真切,手执长槊,率十三名骑兵杀向高欢,口中大喊:“贺六浑莫跑,贺拔破胡(贺拔胜的鲜卑名)定要杀了你!”

眼看高欢命悬一线,武卫将军段韶一箭射来,正中贺拔胜胯下坐骑。贺拔胜再换副马上阵,高欢早已溜之大吉。贺拔胜叹息良久:“今日忘带弓箭,真乃天意!”

高欢一部虽然几近覆灭,东魏其他各军奋勇杀敌,大败了赵贵等人的西魏左军。宇文泰率中军再战,又败。天色将晚,宇文泰下令撤军,独孤信和于谨收拢散卒从后方击退东魏追兵,才保证了西魏主力没有再受损失。

高欢大军追到弘农附近的陕城,手下谋士封子绘、陈元康力劝高欢不可错过时机,应乘胜入关。高欢问道:“若有伏兵,如何是好?”

陈元康不以为然:“大王前次沙苑失利,尚未遇到伏兵,如今他们吃了败仗,怎么还会有此高招?若舍而不追,必成后患。”

东魏士兵疲惫不堪,众将不愿再战,高欢还是决定放弃,只派了刘丰生带数千骑继续追赶,主力回军河北。(沙苑之战,宇文泰未能渡河;邙山之战,高欢没有入关。战场上两家“礼尚往来”,说到底还是实力使然,谁都别想一口把对手吃掉。话虽这么说,此战毕竟是最接近于干掉宇文泰的一次,高欢难免抱憾终身)

宇文泰战前从玉壁召来王思政,本打算让他镇守虎牢,如今虎牢啃不下,便命他驻守弘农。刘丰生兵至弘农城下,王思政大开城门,将士不作战备,一派“祥和”。刘丰生不敢入城,领军而还,王思政的弘农版空城计奏效。

邙山大战,西魏失利。宇文泰与高欢的斗法,至此两胜两负,暂为平手(司马子如攻潼关、高欢攻玉壁等战役,规模很小,不在统计之列)。

宇文泰回关中广招豪强以充军力,将府兵制发扬光大。高欢回晋阳,共做了三件大事:一、杀掉贺拔胜身在东魏的所有儿子,以报战场上追他之仇,贺拔胜在西魏得知,吐血而死;二、任命侯景为司空,宰制河南军事,埋下身后之乱;三、赦免境内死囚,高仲密三位兄弟的子孙也因功免罪,唯独不赦高仲密一家。高仲密已被宇文泰接入西魏,他的妻子儿女则难逃一刀。高澄人模狗样打扮一番,去见即将处死的李氏,问道:“如今你还有何话说?”李氏无语以对,高澄欣然解了绳索,纳她为妾。孰知,十多年后,这位美女引发了一起宫廷祸乱,以至北齐臣死君废,真是报应不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