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6)

后来,我在给中国学生作演讲时,多次提到选择一个工作的标准,那就是成长、兴趣和影响力。回国以后,我感到了一种兴奋、一种期待,推动我去克服重重阻碍,将不可能变为必然。

我也开始着手安排我们的新生活,妻子在美国进行繁重的搬家准备工作,我也在北京寻找合适的住处。微软承诺给派遣到国外的高层提供住房租金补助,并负担孩子的学费。

我租下了香江花园的一套别墅。这里的房子很精致,周围有大片的草地,社区里有很好的中餐馆和西餐馆,也有健身房,还有儿童游乐场所。这个别墅区,室内装潢很像新加坡,社区环境则很像美国,虽然我很想体验“北京生活”,但还是这种“仿美国社区”,更适合刚刚回国的妻子和女儿。

张亚勤归来

1998年8月29日,我们全家人从加州飞到北京,光是行李就有1 000斤,还有两个大集装箱更是上万斤--那是我们在美国的全部家当。

把家安顿下来以后,我一边继续在中美两国寻找合适的人才,一边开始准备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成立仪式。

1998年11月5日,北京国际俱乐部,微软中国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同时宣布了我们6年8 000万美元的投资和在未来几年将研究院扩大到100人的决定。

一个只有3个人的小团队却引来了众多的关注。当天,国际俱乐部来了300多位嘉宾,其中包括中科院所有计算机专业的院士,著名大学校长、院长、系主任、教授以及29位政府官员和美国驻华使馆的外交官。比尔?盖茨专门录制了视频,表示对中国研究院的祝贺,首席技术官奈森也通过这种方式传递了祝福。

在我的演讲里,我说,“作为软件工程师,能够进入微软公司工作是幸运的。作为一个华人,能够来到中国也是幸运的。作为一个搞研究的人,能够创立一所研究院并带领大家一起迈向人类智慧的高峰,这更是一种幸运。因此,今天这个日子,应该对我来说,是三倍的幸运叠加于一身,因此我非常珍惜!”虽然我无法更贴切地表达内心的感受,但是想到父亲的遗愿,想到自己的理想,我还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感到了别样的温暖。

研究院成立后,有一天,一个朋友找到我,告诉我张亚勤愿意跟我聊聊,他也是中国人,在美国一个著名的科研机构当总监,现在有意回北京工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