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2)

好几次,听说我要在中国做一个“世界一流的研究院”,很多人会毫不留情地显露出“赤裸裸”的不屑,“在中国随便拉几个人,只不过是微软的小玩具。”他们说。

一些好心人劝我打消回国的念头。“别回去了!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哪能找到那么多高水平的博士啊!你得手把手地教他们,到时候你就知道有多累了!”身边的人都觉得我疯了,如同堂吉诃德,满怀理想,却注定要失败。

可越是这样,创造奇迹的渴望就越强烈。我开始不停地往微软总部跑,打听哪些人有回国的意愿。在雷德蒙研究院,40岁以下的研究员中,华人差不多占了10%,在硅谷,这个比例会更高,大概有20%。

那段时间,我一回家就给他们发邮件--

“我将在中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院,那里将成为与雷德蒙研究院、剑桥研究院一样伟大的研究院,是一个适宜进行脑力激荡的地方!如果你愿意,可以带领一些来自中国的博士,开创一项新的事业。我相信,这样的开创性的工作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激情和成就。”

发出邮件后,我开始马不停蹄地约见十多位华裔工程师,跟他们谈在中国开创研究院的计划。

让我哭笑不得的是,一开始,他们的创业激情似乎都被点燃了,兴致高昂地畅谈研究院的前景,可一谈到回国生活和工作,他们就全都开始迟疑了。

“开复,你的想法很好,可是我太太和小孩已经习惯美国了,要让他们改变,我估计不太可能。”

“我赚的钱已经够多了,真的不够hungry(饥饿)去做这件事情!”

“搬家太麻烦了,现在的生活挺好的。”

“让我去,我觉得机会成本太大,再说,大陆还是太脏乱了啊。”

……

每次被拒绝、被打击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我是对的,并给自己打气--只要找到5个一流的资深研究员,我们就一定可以打造出亚洲最好、世界知名的研究院。

退一步说,就算没有一个资深研究员跟我回去,我也可以做一个中国最好的外企研究院。中国学生那么聪明,我们一步一步来总能行的。先做中国第一,再做亚洲第一,两三年做不成,我就做10年。10年后,无论如何都会让所有人刮目相看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