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马里海盗概况(6)

数目巨大的赎金,使海盗活动变得更加疯狂。这样一次劫持成功,就可一夜暴富,买名车、建别墅、娶妻纳妾,远离贫穷生活;从而诱使更多的人铤而走险,参加海盗活动。通过海盗活动还可进行走私、贩运毒品、武器交易和偷渡等赚钱活动,使海盗活动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4)海盗人数增加,装备更新

过去五六年间,索马里海盗的总人数一直在100人以下;目前,这一数字已上升到1100人到1200人。由于被劫持船只的船东往往采取纵容、妥协的方式处理船只的劫持,这一心理也被海盗所掌握。他们认为:“船只和船员才是最值钱的。”这样便“养大、养壮了”索马里海盗。

海盗除了人数增加外,其武器装备也得到了更新,已不再使用绳索、大刀和长矛等传统手段;快艇、重型武器(AK-47突击步枪和火箭筒)和现代化的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通信等高科技手段在劫持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使攻击范围从索马里沿岸扩展到数百公里之外的公海,劫持活动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索马里海盗心狠手辣,当碰到国际海军舰艇,就把被劫持的人员放到甲板上,如采取强硬手段就杀死被劫持人员。为保护被劫持人员的生命安全,国际海军船只往往只能让步,使海盗得寸进尺,气焰更加嚣张。

(5)国际打击不力

随着索马里海域海盗活动的不断升级,国际社会对索马里海盗的打击也在加强。

欧美已派出军舰加强对该海域的巡逻。北约国防部长布达佩斯会议2008年10月10日决定要在印度洋保持军事存在,“保护向索马里运送救济物资的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船只”,派遣意大利、美国、英国、希腊、土耳其军舰各1艘、德国2艘总共7艘战舰开赴索马里开展行动。俄罗斯也派出“无畏”号护卫舰奔赴索马里执行任务。2008年10月16日,印度国防部宣布,向亚丁湾部署1艘海军舰艇,展开巡逻。日本也考虑派遣海上力量。肯尼亚也准备参与打击海盗,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运粮船。

联合国2008年10月7日一致通过第1838号决议。这是安理会自此年6月1816号决议通过以来第二份有关打击索马里海盗行为的决议。决议呼吁关心海上活动安全的国家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采取部署海军舰只和军用飞机以及与索马里过渡联邦政府合作等行动,积极参与打击索马里沿岸公海的海盗行为。

但是,打击海盗及其他犯罪行为的国际合作仍存在着一些法律障碍:许多国家担心国际合作会损害其主权,加之许多相邻的沿海国之间本来就存在着主权和海洋资源争议;部分有争议海域犯罪管辖权不明,越境犯罪控制机制不完善,相关国家未能就海盗、恐怖主义等定义达成共识。这就造成国家之间合作打击海盗的积极性并不高,打击效果不佳。

在1816号决议达成之前,经过一番博弈,当协议起草时,法国曾想将该协议适用于打击所有海盗猖獗的海域,但是遭到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的反对。印尼方面担心此举有可能成为外国干涉他国内政的先例。所以,后来在1816号决议里就有这样的内容出现:决议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索马里,而不应被视同订立习惯国际法。

(6)船主难于自保

一般人毕生难得遇上海盗,所以,提到海盗,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大都是电影或文学作品里塑造的形象:满襟油污,一身酒臭,踩着一只木制假腿,满嘴粗话,独眼凶光,脾气暴烈,胡须上的火药渣还冒着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