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中国为何在哥本哈根高调起来?(2)

这和巴厘岛气候大会的情形何其相似,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中国代表的据理力争,堂堂丹麦首相能轻易服软?

中国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底气呢?

美国从2007年退居全球第二位二氧化碳排放国后,一谈及气候变化的责任,就祭出一个“很好”的方法:拉中国下水。

2009年12月9日,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刚下飞机就匆忙赶到作为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主会场的贝拉中心出席美国代表团当天的发布会。斯特恩强调,如果没有中国的确实承诺,会议就不可能达成协议。他在避免提及美国碳排放历史的同时,强调中国将来可能的碳排放量。

斯特恩说:“排放量不断显著上升的国家就是中国,因此我们不能达成协议。原因是中国没有作出真的承诺,我的意思是中国是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目前是全球总量的20%,2020年估计占全球总量的28%,你甚至不能相信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上欠缺了中国的重要行动。”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对美方的言论迅速反击,称中国愿意奉陪美国,可以接受在2050年将全球碳排放量减半的目标,但条件是发达国家必须承诺到2020年比1990年减排40%,并同意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援助。他指出,中国不否认长期目标的重要性,但认为中期的目标更重要。

碳减排意味着关闭更多的高耗能工厂,这可能导致更多的失业人员,在次贷危机的关头,美国、日本等国家以及欧盟会就范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中国敢这样提,显然是抓住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软肋,在强大国内舆论压力及国会面前,政客的过火表演,可能会吃不了兜着走。

而中国敢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叫板,肯定是有备而来。在哥本哈根大会?开之前,中国就已经对外高调宣布了中国碳减排的目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11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到2020年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相对于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吝啬,中国在碳减排上显得多么的大度,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底气十足的根本原因,道德的制高点第一次转到了中国手里。

中国在此前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喜欢把自己扮成一个发展中国家,丝毫不放弃中国在碳排放上的特殊权利,中国知道过早规定碳减排势必严重打击国内经济发展。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开始在不同的场合和发达国家针尖对麦芒,也着实让全世界刮目相看。中国也不再是那只遇到危险就把脑袋埋在沙子里的“鸵鸟”,而是一个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角色,是重大利益的攸关方,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