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挟“碳”以令天下

三、挟“碳”以令天下

征收“碳关税”的目的显然不可能单一,对于一项政策而言,一石多鸟当然最好不过了。

减少进口,可以增加国内的就业机会,这对饱受次贷危机的美国可是一剂最好的补药,“碳关税”对增加就业大有裨益。

美国失业率最近几年一直居高不下,2009年12月4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美国11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减少1.1万人,是2007年12月以来最好的就业表现。11月份?国失业率为10%,比10月份下降了0.2个百分点。

目前,全美有约1510万人口处于失业状态,其中约800万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新增失业人口,成为考验奥巴马政府能力的一大挑战。

奥巴马在花费7000亿美元挽救身陷水火的华尔街枭雄之后,又推出5000亿到7000亿美元的实体经济刺激计划,用于修路建桥,改善学校设施,开发替代能源等,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将创造或保留250万个就业岗位。

要彻底解决美国就业问题,那要让美国出多少血啊,至少要数万亿美元,对于手头已经紧巴巴的美国政府而言,可是比登月还难。

在次贷危机可能继续深化的关头,“碳关税”自然成为一个可能的选项。

图表:2008年以来美国就业形势

数据来源:BLS

欧盟第一个提出了“碳关税”,虽然没有第一个开征,但在美国的鼓舞下,也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由此来看,欧盟试图将“碳关税”问题作为一根促进各方讨价还价的“杠杆”,向其他各方施压,强化欧盟在哥本哈根谈判中的领导地位。一旦哥本哈根会议的成果无法令欧盟满意,欧盟似乎有充足的理由推动“碳关税”政策进入实施阶段。

2009年7月欧盟已经发布一份行业名单草案供各方评价。最终的行业名单已在12月31日以前确定。2009年10月30日,欧盟峰会通过气候变化立场文件,明确指出,“为了维护欧盟政策的环境整体性、根据国际谈判的结果及其导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程度,有可能要考虑与国际贸易规则相一致的适当措施。(当然)一个雄心勃勃的国际协议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同时,欧盟还将根据哥本哈根会议的谈判结果对面临竞争力风险的行业进行进一步的评估。

欧盟一方面在为推动“碳关税”大造舆论,另一方面紧锣密鼓地对推动“碳关税?做技术方面的准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根据2009年3月通过的欧盟排放贸易体系(Directive 2009/29/EC)的相关条款,对遭受严重碳泄漏风险的能源密集型行业的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欧盟可以分配给这些行业更多的免费配额以保护其竞争力,也可以以此作为引入“碳关税”的依据。

对“碳关税”比较热衷的是法国总统萨科奇,在他开始提出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其他欧盟国家的认同。在2009年7月的欧盟峰会上,瑞典和德国的环境部长都对法国提出实施边境调节的建议严加斥责,认为其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嫌疑,可能背上“生态帝国主义”的骂名。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法国可是为了整个欧盟的利益,哪有半点私心。在经过内部的沟通和协商后,“碳关税”这一想法在欧盟各国领导人之间逐渐被接受。

萨科齐后来承认,最初法国在该议题上显得非常孤立,但是现在这一想法在欧盟各国领导人之间正在逐渐被接受,“因为它越来越得到理解,而不是作为一种保护主义措施”,而是作为一种“重新平衡自由贸易条件与竞争之间关系”的方式。

尽管欧盟内部对此也有不同的意见,但在国际气候谈判中面对国际压力,欧盟有可能协调立场形成一致对外的声音。

不久后萨科齐就表示,法国和德国正在制订一个方案,以纠正未来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协议可能产生的贸易和竞争力扭曲。他说“我们——法国和德国——将要求在欧洲的边境建立一个机制,以备哥本哈根协议产生不平衡的结果”。

“碳关税”将构建一道生态的保护墙,墙内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可以享受葱葱绿色、鸟语花香,至于在墙外的发展中国家是饱受风沙的侵袭还是饥寒交迫,似乎不是他们关心的。

推动“碳关税”对自己的杀伤力也是惊人的,但风险相对的收益也实在太诱人,就像一个快淹死的人,?根稻草足够让他产生生的遐想。

美国敢这样做,自然有它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以降低人类对生物化石的高度依赖,还人类一个清洁的地球,美国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可是全人类的切身利益。

这个理由实在太正点了,如果朱棣文先生是在梦中想到这个能够拯救美国于水火之中的“金点子”,一下会兴奋得再也睡不着,第二天就会奔走相告,让美国的议员们给他一个最大的奖赏。

现在全人类都在为挽救地球不再受温室气体的侵害进行孜孜不倦地斗争,谁反对必然成为全人类的公敌。

“碳关税”则?以推动全球减排,功莫大焉,善莫大焉,在“碳关税”面前可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碳关税”如一纸号令,足以让全天下英雄为之折腰,美国已然举起了正义的大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