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缘 第七章(8)

周文静捂着嘴“咯咯”地笑了起来。这么多天来,她第一次笑得这么开心。

“谁在这里陪你?”

“我妈妈。”

“你妈妈呢?”

“回老家卖房子去了。”

“卖房子干什么?”

小梅用小小的手指点着周文静说:“你呀,真傻!卖房子给我治病呀!”

周文静的心情一下变得沉重起来。

此时,小梅的母亲王凤英正坐在一辆拉砖的无篷拖拉机上。拖拉机颠簸在土路上,车后扬起一柱灰黄色的烟尘。王凤英望着家乡王湾村的方向发呆。

王湾村属桃源县大张庄乡。王湾村在新阳市的东边,处在新阳市和桃源县之间,离新阳市20公里,离桃源县15公里。

司机侧过头来问她:“你是什么时候出去的?”

“出去11年了。”王凤英神情漠然地说。

“回来过吗?”

“三年前,我妈去世了回来一次,以后就再没回来过。”

“这几年你们村里变化可大了,一天一个样。我常往你们村送砖,到处都是两层楼,有钱人可多了。过去,都爱往城里跑。现在,国家一免税,倒反过来了。农忙时在家种地,农闲时出外打工挣钱。如今,能在农村有块地,比城里还美呢!”

司机的话勾起了王凤英对往事的回忆……

王凤英和张天成同住在王湾村。两人的父亲自小一块长大,后来在一起上学,毕业后又同在一个煤矿当工人。由于煤矿离家较远,二人只有在收麦、收秋和过年时才能回来,并且常常是同来同往。多年的相处,二人产生了手足之情。

成年后,二人先后结了婚。不久,两人的妻子又都怀了孕。为了把这种非同一般的友谊传递下去,两人商量,等孩子生下来,如果是两个男孩,就让他们结成兄弟。如果是两个女孩,就让她们结成姐妹。如果是一男一女,就让他们结为夫妻。两人将这种想法和妻子一讲,两人的妻子也极为赞成。这件事儿就这样定了下来。

后来就有了张天成和王凤英。

张天成和王凤英在幼年时,就从大人的眼光中和小伙伴们的调笑声中觉察到了这种特殊关系。因为在当地,这种“娃娃亲”还很盛行。张天成虽然只比王凤英大不到一个月,却处处表现得像个兄长,细心周到地呵护着这个将来就是他妻子的小妹妹。王凤英也像对亲哥哥一样关心敬重着张天成。

天有不测风云。王凤英和张天成12岁那年,两人的父亲一同在煤矿发生的一起透水事故中遇难了。噩耗传来,两家都沉陷于悲痛之中。

四年后,两人该考高中了。张天成知道两家的经济状况都不好,很难供两人上高中。于是,张天成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到建筑工地当起了建筑工,他决心靠打工挣钱供王凤英上高中,然后再供她上大学。

王凤英顺利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中学———桃源县第一中学。

王凤英十分清楚自己的家庭状况,也知道自己的上学机会是张天成给的,她觉得只有考上大学才能对得起两个不幸的家庭,对得起含辛茹苦的母亲,对得起情深意厚的天成哥。因此,她在学习上极为刻苦,并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两年多的高中生涯,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一门心思用在学习上的王凤英根本想不到,有一名同学正在暗恋着她,并发誓一定要娶她为妻。这名学生就是学校钱校长的儿子———钱武海。也就是这个钱武海,使王凤英和张天成以及钱武海本人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平心而论,钱武海也是个不错的学生。他不但学习成绩好,家庭条件好,人也长得帅气。

从王凤英入学的第一天起,钱武海便对王凤英一见倾心。王凤英那苗条的身段,俊秀的容貌,还有那出水芙蓉般清丽脱俗的气质都让他着迷。两年多来,钱武海一直在苦苦地追求着王凤英,并不断想方设法向王凤英表达这种感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