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拉拢(14)

于是,在这种饥寒交迫的情况下,高傲的文化人终于提出了要依附王公贵人的观点。韩愈自己写到:“布衣之士,身居穷约,不借势于王公大人,则无以成其志;王公大人,功业显著,不借誉于布衣之士则无以广其名。是故,布衣之士虽甚贱而不谄,王公大人虽甚贵而不骄,其事势相须,其先后相资也。”

文人,特别又是一个饱学之士,一个理想高远的志士,终于醒悟,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去依附于王公大人,谄媚于王公大人,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但是只要观念改变了行动就变得理直气壮。于是韩愈很快就向王公大人们靠拢了。这种靠拢方式就是上面说到的入幕府,说白了就是做“食客”。

韩愈的第一任幕府主人是汴州刺史董晋。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三月,兵部尚书董晋出任东都留守。东都留守的职责是总理洛阳军民、钱谷、守卫等事务,相当于东都军政的一把手。

韩愈的运气来了——经人推荐,他结识了董晋。董晋欣赏韩愈的才气,有意提携他。这年七月,宣武军(驻开封)节度使李万荣病死,董晋调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董晋到汴州上任,带上了韩愈,提拔他做了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负责刑狱司法工作。这一年,韩愈29岁。至此,满腹经纶的韩愈总算当上了官,他对未来充满希望。

没过多久,韩愈的幕主董晋逝世了,韩愈就扶着他的灵柩,送到他的家乡去。幕府发生兵变,这时候韩愈的家小还在幕府中,所以他非常焦急。等了几天,看到兵变逐渐停息,他就悄悄地跑回去,把自己的家小接出去,离开了汴州。

有了第一次入幕府当这种不在编的官员经验后,韩愈很快就又谋求到他的第二任幕主。他进入了徐州张建封的幕府做了节度推官。在张建封的幕府里面,由于张建封对他的幕僚要求非常地严,韩愈远不如在汴州的时候那样从容,那样闲暇。所以他常常和张建封为了管理得过于严格而发生争论。他曾经给张建封写过一封信,说是你让我们大清早、天不明就要入幕,晚上到了日落我才能回去,这不是待贤之道,我受不了。在几次争论之后,韩愈就决计要离开了。离开后,韩愈觉得以自己积累下的能力远不止做个边远地区的门客,就赶赴京城再次向朝廷求官,这次韩愈得到一个“四门博士”的头衔,但这并不是一个官,相当现在的一个大学里的副科老师,是一个闲职。但这多少还是让韩愈进入了中央朝廷官员的编制。为了能实现报负,也让自己手中有些实权,韩愈第三次开始巴结和谄媚王公大人。这次巴结的是京兆尹李实,也就是京城的市长。

这次攀得高,韩愈自然也下了不少功夫。京兆尹是京城最高的行政长官,位置特殊,是皇上眼前的红人。唐德宗宠信李实,让这厮当了京兆尹。大家建议韩愈奉承李实,是想让李实在皇上面前为韩愈说个好话,以求得官。

韩愈首先就为这个李实写了篇歌功颂德的美文《上李尚书书》,信中韩愈大胆恭维李实说:“愈来京师,于今十五年,所见公卿大臣不可胜数……未见赤心事上忧国如家如阁下者。”——我来京城十五年了,见到的公卿大臣很多,但还未见过像您这样爱国如家的呢!又说:“我非常仰慕您,即便我早出生千百年,也会敬慕李大人!能在这个时代遇到您,真是太幸运了!谁不想追随您,为您效犬马之劳呢?”

这马屁拍到家了!很肉麻。李实读了信,非常高兴,立即向皇上推荐韩愈。36岁的韩愈马上就由四门博士晋升为监察御史。监察御史,纠察百官,正八品下,品秩虽低,权力却很大。韩愈的谄媚之功完全没有白费。

官场自古就是一个人人想吃的大蛋糕,想进入的人很多,进入的途径却很少。从一开始的游说跑官到后来上征下举,这些路子不仅窄,而且严格。就算到了后来,国家实行公平的科举考试给想为官的人拓开一条更宽的路,但能挤上这条路,进入官场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因为在国家规定的考试及第后,还有一个试用期和一系列的考试。在这期间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在里面,常常那些文采了得、中了进士的人仍然会望官兴叹。于是小人物想当官,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观念,见机行事,先靠拢王公大人们,依附于他们再长官,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幕僚也是官场上 “官”系网的一条通路。清朝时,一个地方长官到任时,就随身带来自己的一整组工作团队,办理政务的有自己私人聘请的各类师爷;执行重要政务、办理具体事务的有私人招募或由人推荐来的各种仆役,如看门的“门房”、管理公文发送传递的“签押”、管理仓库的“仓场”、执行征税的“税务”、跟随长官左右的“跟班”、外出接洽的“执帖”等,统称为“长随”或“长班”。本地政府机关现成的由书吏、衙役组成的班子再也不能发挥正常的公共职能,都必须听命于“内衙”的指挥。

清末官僚曾国藩幕府的盛况,让当时的人们赞颂不已。薛福成在《庸庵笔记》中说,曾国藩幕府,集天下优秀之士83人,薛福成本人尚未列入。后世学者统计则超过薛福成的统计数字。80余人中,大部分都是一些不出名的小人物,后来却官至总督、巡抚、尚书、侍郎等,里面就有李鸿章、李翰章、郭嵩焘、左宗棠、刘蓉、唐训方、彭玉麟、钱应溥、黎庶昌、何璟、倪文蔚、李宗羲等十余人。

形形色色、三教九流的小人物通过曾国藩的幕府,成为朝廷的正式官员,如何璟、孙衣言是翰林院编修;倪文蔚是庶吉士散馆分刑部任主事;李瀚章是知县。更为突出的是,在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曾国藩反用文士将兵,异军突起,运用他们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挥了比武将更大的作用。随着曾国藩的不断提升,这些幕僚可谓是“鸡犬升天”,许多人到最后被保举为封疆大吏,他们多数是由曾国藩大力推荐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