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表

春节探亲回老家,不小心把自动手表弄丢了。

归队后,我翻箱倒柜找到了20年前谈恋爱时女友赠送的信物——那只19钻的老式“梅花”表。拂去灰尘,上足发条,依然“红箭”转动,滴答作响,而且计时准确,我喜不待言。

戴着“梅花”,也带着女友初恋时的真情,去重庆执行宣传梁强的任务。那些天记者云集,“无冕之王”们要吃、要住、要用车、要接站送站,忙得人晕头转向。我很快发现:“梅花”开“谢”了、过时了——它不是自动,一忘记上条,第二天就瘫痪不动了,你还以为办事的时间未到,傻等着。其实该接站的火车、飞机早已到站了。更麻烦的是它无日历显示,所住招待所恰好又无台历之类,“今夕是何夕 ”“几月几日电 ”还得去问人。

我决定摘去“梅花”,再买一只机械自动表。

走近百货大楼钟表柜台,服务小姐们那一排笑脸就吸引了我。与人交往,我平生最怕人太热情。那经验是:许多时候往往有求于你。购物亦然。我走到一年龄偏大、笑容也平和一些的小姐面前。

“先生,买表 进口的、国产的,机械的、石英的都有。您要哪一种 ”

我不卑不亢,扫视一圈柜台后,目光定在了机械类表面前。因为常出差,这类表不用换电池。

“小姐,英纳格表多少钱一只 ”“850元。”“大罗马多少钱?”“820元。”“瓦斯针多少钱 ”“630元。”

这些表,都是我刚参加工作时“响彻云天”的名牌,怀旧的那份情愫,使我依旧恋恋不舍它,可惜阮囊羞涩,不敢碰它。于是又问“梅花”的价格。

小姐答道:“1200元。”

我大吃一惊。当年女友送我“梅花”时,才190元一只,现今价格翻了6倍多,我顿时惶惶不安起来。

“先生,你看这‘梅花’多好看,男子汉戴上才气派哩!”

我接过她递来的“梅花”,细看一遍,现在的“梅花”确与当年的“梅花”大不相同了:它装了日历,且有自动,镶边镀金,一副豪光四射的样儿,很像几分当今社会上富婆阔姐们的打扮。它先前的那种典雅、高蹈、超薄和超凡脱俗的味道,已荡然无存了。

我决定不买它。纵然它有自动、日历也不再买它。因为它已不是我过去认可了的“梅花”,更不是我心中的“梅花”!

“先生,这可是当今最流行的款式啊!”

“包装得太厉害了!”

“现在哪个不包装 女人、男人,演员、服务员,还有农村的一些‘社员’,都在忙着包装!不包装你才不看哩!”

我淡笑不语。撩袖取出腕上的“梅花”递与她,郑重地说:“这就不包装。我要的就是这种式样外加自动、日历的梅花。”

小姐大笑不止:“这样式老掉牙了。我这里没有,你到别处看看。”

不负她的好意,别处看了,几个大商场转了,我所需要的那种式样的“梅花”,确实没有。

再回到她的身边,她还是先前的热情,仔细给我推荐了一种日本产西铁城表:价格300余元,式样与老牌“梅花”相仿,自动、日历俱全。

面对现实,我不能再强求一模一样的过去了的式样、情调了。有位洋哲人说过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进入同一条河。”因为河水在流动。要不戴你的“老梅花”去,何苦进商场,弄得人心绪不安!于是终于买下了西铁城。

戴上西铁城,珍藏好梅花表。此时的心境很乱。唱一唱张明敏唱过的那首歌儿吧,聊以自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阿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