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未灭(1)

他感到情况不妙,预约的时间已超过半小时了,那电视塔北侧五楼尽头挂着天蓝色的窗帘的窗口里,灯光依然亮着。

她是单身,走即闭灯。

下午,他给她打电话,约她晚上8时到成都金河大酒店旋转厅度周末。

两周前,他们第一次登上旋转厅。“亲爱的‘官人’,你看这旋转厅像不像世界上硕大无比的留声机,这转盘就是唱片,穿梭往来的小姐就是‘唱头’。我呢,就是那滚动的音符。”她兴奋地对他说,他淡淡地笑了,不褒不贬。

她呆呆地凭栏俯视那天蓝色的窗口,灯光依然亮着。他吐了一个烟圈,烟圈中仿佛现出一个“O”字形的鲜亮的嘴唇,绛红色的唇膏涂抹得极其规范。

“真是的,人为什么总爱登高呢?”她语锋急转直下,“平房住不下了,修楼房。楼房爆满了,上太空。据说,美国人、苏联人把月球上的土地都圈买了?”

“登高,是人的本能嘛!有道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啊!”

“我走了。”她一甩披肩发消逝在旋转厅的楼口处。

他不敢再看那天蓝色窗口的不灭灯火,目光转向了茫茫夜空。一颗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划出一道白光向他射来,他这才意识到,今夜银河低浅,满天星汉。

上个周末,他们第二次登上了旋转厅。夜观星斗,是旋转厅的一大景观,望着天灯、路灯融为一体的夜空,她把上次登高的不快忘到了九霄云外。她依傍在他的身旁说:这是牛郎星,这是织女星。天河流经得不是地方,她要是能像黄河那样拐个“几”字形的大弯,就不会把牛郎、织女星分开了。突然,她惊叫起来:“哎呀!快看,织女星在向牛郎星靠拢哩!”

待他还未醒过神来,她的一双玉臂已经合围,挂在了他的脖颈上,涂抹规则的嘴唇半张半合,喃喃有声。

“别这样,我是有身份的人。这公开场合……”

“你是合理合法的人,我是自由自在的人,身份怎么了?”她羞愧、委屈,旋转厅里又一次不欢而散。

一阵夜风从旋转厅的楼口处吹来,他打了一个寒战。他们是半年前认识的,她性格开朗,敢爱敢为,活泼得像一股清泉。他工作踏实,奋斗多年,已是相当一级的官员。两人几次接触,她已感到了一种难以言状的隔膜和差异:他需要的是温室中的香馨,她需要的是室内户外都无拘无束的欢情,她曾劝他说:“你是‘官人’,但首先是人,随后才是官。办公室里你做正人君子,但娱乐场合就该恢复本来面目!”

他说:“你读过苏轼的《水调歌头》吧,‘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后五个字,他念得特别重,似有难言之隐。

她回答得更妙:“‘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也是苏轼接着说的呀!何况,苏轼这词本身就有道家生活的味道。你做你的官,何苦去修你的道呢?”

他反驳:“一庄一谐,外庄内谐,这样的生活不是很有点辩证法吗?”

“我不要辩证法,我要的是同频共振,人格的一致,内内外外的契合。我们都累了,你休息吧!”这是上次旋转厅临别时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他直到这时才想起来。

“先生,只剩你一人了。”服务小姐彬彬有礼地提醒他。

他从幻觉中走来,抱歉地一笑,随即离去。

室外下起了丝丝细雨,雨珠洒在他的呢服上,脖颈上,他第一次感到秋夜的寒冷。路过电视塔下时,他禁不住仰视那五楼尽头处的天蓝色窗口,灯光仍然亮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