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寻声暗问,你我又是谁(11)

诚然得意之时,难免有张扬的欲望。但是要谈论你的得意时要看场合和对象,你可以在演说的公开场合谈,对你的员工谈,享受他们投给你的钦羡目光,更可以对你的家人谈,让他们以你为荣,但就是不要对失意的人谈,因为失意的人最脆弱,也最敏感。你的谈论在他听来都充满了讽刺与嘲讽,让失意的人感受到你“看不起”他。当然有些人不在乎,你说你的,他听他的,但这么豪放的人不太多。因此你所谈论的得意,对大部分失意的人是一种伤害。

失意者对你的怀恨不会立即显现出来,但他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泄恨,例如说你坏话、扯你后腿、故意与你为敌,主要目的则是——看你得意到几时,而最明显的则是疏远你,避免和你碰面,以免再见到你。

随意自夸是不善做人者的通病,为此常会败事。只有改变这一点,不被人讨厌,才有可能真正被人接纳,找到成事的“切入点”。

机遇只敲一次门,而诱惑总是摁着门铃不放

一个快餐店里有则广告:“好汤就是这样熬出来的!”广告配图是一白领熬了十五年熬成了副总。

广告一出,来喝这种汤的人便越来越多了。这正中了白领们的心意啊!升职的机遇迟迟未到,所以只有选择心平气和地等待。一个CEO的岗位,多少人两眼红彤彤地盯着、盯着……与此同时,挖人的也开始旁敲侧击:到我们公司来吧,有大好前途等着你……于是乎,很多人挣扎在走与留的边缘,无心工作,但又放不下这鸡肋般的工作,真正的机遇就这样开始离他越来越远,诱惑却不停地摁着门铃,死死不放手。

关于机遇与诱惑的问题,一位商人朋友对此有痛彻心扉的体验。他十六岁走出校门,在生意场上拼出一番阳春美景。但是有一天,他疲惫了,他觉得现在这行的生意难做,竞争太残酷,他转了门面。紧接着,投入其他行当。后来,他接二连三又涉足过一些热门行业,几乎像所有没有头脑的商人一样,看到一行好做,就马上冲进去,没有赚着银子,心灰意冷时,又冲出来,结果生意做得如同候鸟过冬。他想,如果当初坚持做第一单生意,那现在恐怕也是李嘉诚似的人物了。

那时机遇曾经敲过一次门,而他却被摁着门铃不放的诱惑迷惑住了。机遇的到来,是一件很短暂的事情,你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执行力,和“必须如此”的魄力。而诱惑却不同,它时刻存在着,吹鼓着你膨胀的欲望,让你失去应有的理智,奋不顾身地扑了进去,淹没在眼前短暂的挣钱欲望中,玩火者自焚。

多年前,哲学大师梭罗就曾警示人们:“生命很快就过去了,一个时机从不会出现两次,必须当机立断,不然就永远别要。”问题是,我们如何区别机遇和诱惑?我们害怕错过机遇的门铃,但也害怕一开门,看到诱惑。这时候,人真恨不得有一双孙悟空式的火眼金睛。当然,要身怀这样的本事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要在人生中学会沉淀。

爱迪生的名言无意中误导了一些人

“这么晚你还在做什么?”

“我在工作。”学生答道。

“那你白天做什么呢?”

“在工作。”

“那么你早晨也工作吗?”

“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工作。”

“这样一来,你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很熟悉吧,这便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此事情发生在某天深夜的实验室中。

勤奋与忙碌虽然是普遍赞赏的美德,但是也有不少人因为太忙碌而陷入现在流行的焦虑症、抑郁症,更严重的则是年纪轻轻就猝死。你或许要问,那些了不起的人物还不都是因为勤奋而发迹?错!他们是因为懒才发迹的,通常情况下,懒人的创造力胜于整日忙碌的人。阿里巴巴的马云在培训员工时,曾做过一次非常精彩的演讲: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比尔盖茨。他是个程序员,懒得读书,他就退学了。他又懒得记那些复杂的DOS命令,于是,他就编了个图形的界面程序,叫什么来着?我忘了,懒得记这些东西。于是,全世界的电脑都长着相同的脸,而他也成了世界首富。

世界上最值钱的品牌——可口可乐。他的老板更懒,尽管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巴西的咖啡香味浓郁,但他实在太懒了。弄点糖精加上凉水,装瓶就卖。于是全世界有人的地方,大家都在喝那种像血一样的液体。

……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