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聪明崇拜(3)

网上读书园地的Gjqdzzh先生曾经做过一个“人为什么不守规则”的调查,其中的回答五花八门,简要摘录如下:

流云小驻:我认为是诚信的缺失。如果别人不遵守,自己就要承担遵守的风险。如果大环境下诚信缺失,那遵守规矩的反而被孤立,成为“异类”。在大多数人不遵守规则时,遵守规则的人就要吃亏。

个人是希望有规则可遵守并执行,这样大家都活得简单些,快乐些。

Gjqdzzh:要求人们遵守规则,存在太多道德的说教,而为信仰陨落的现代人所鄙弃。致使如今的国人大多相信关系、金钱,而不愿去相信规则。这是现代中国规则之治无法实现的主要原因。只有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是通过遵守规则而获得、并且舍此别无他途时,规则才会重获生命力。

信春鹰:在我们的历史文献和文化遗产中,制定规则者玩弄规则的事例被用来证明智慧,躲过法网是最重要的处世之道。

西方用苏格拉底饮鸩自尽的故事证明他对规则的尊重,中国人从中看到的是迂腐。我们自豪的故事是曹操军法严明,但是可以“割发代首”,既表现了法律的威严,也表现了网开一面,只有中国人才有此绝招。

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总有一个规律,赢家都是以“智”取胜,“智”表现为狡猾,所谓“兵不厌诈”是也,两军相对,你死我活,没有规则可言。与此相对照,西方历史上的战争,特别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特别讲究规则。如何击鼓开战、如何布阵、如何进攻、如何鸣金收兵等等,均有严格规定,双方必须遵守。甚至个人之间矛盾的处理,也表现了对规则的不同态度。

在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一日百战”,钩心斗角,杀人不见血。西方讲究决斗,两个带着致命武器的人为了利益或者名誉公开杀个你死我活,决斗之前要宣誓,表明自己不用阴谋暗箭。看外国电影中决斗的场面,总有自己支持的一方,心里希望他机灵点,49步就回头向对方开枪,可他偏偏按规则走50步,一个迟疑,结果被对方打死了。

我喜爱的诗人普希金就死于与一名法国男爵的决斗,这曾经是我心里的一个结:这个天才为什么这么傻?有一次和同事笑谈至此,看法不谋而合,看来我们都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在中国的文明史上,各种治国学说主张不同,但重“术”轻“法”是共同的。对人物的评价也表现了这种倾向,即讲规则者败,不讲规则讲谋略者成,成者王侯败者贼。在这样的文化导向之下,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从小就盘算着怎样凌驾于规则之上或游离于规则之外。结果是时光进入21世纪,建设法治国家早已成为治国方略,但我们看到的不是遵守游戏规则,而是把规则当游戏:三个人以上的排队就会有人加塞、“闯红灯”成为经验和美谈等等。对没有机会从偷税漏税等富人的游戏中获得精神和物质满足的普通人来说,破坏排队或者交通秩序虽然不能带来更大的好处,但至少也能满足一种心理。这可能是导致普遍破坏规则现象的一个原因。

hero8151:规则到底是谁定的,符合普通大众的利益吗?如果没有,为什么要遵守它?

牟传珩:(规则)是一种平衡,一种不断被打破的平衡状态。我们从以往的历史中可以看到:仿佛是富人们(棋盘的拥有者)在与穷人们下棋,或者是统治者们在与被统治者们下棋。当富人们或者统治者们输掉了棋子的时候,他们就想凭借拥有棋盘的优势掠夺棋子。当穷人们或被统治者争辩道:“请遵守规则!”富人们或统治者便扯起棋盘吼道:“去你的规则,棋盘是我的!”于是棋盘的拥有者便拿走棋盘,与另一些人下棋,并不断地从掠夺棋子中获得满足。直到所有的穷人或被统治者输得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们便夺过棋盘,撕得粉碎说:“去你的棋盘,你们可以否认规则,我们也可以毁掉棋盘。”于是秩序就破坏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