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就有注重教育的优良传统。我国影响深远的蒙学读物《三字经》开篇即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接着又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由此可见,我们中国人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概览当今之世,在中国的多数家庭中,教育子女更是名列孩子、房子、车子、票子和位子“五子”之首,受到年轻父母们的高度关注。在这“五子”之中,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或许可以大胆断言:对于多数年轻父母而言,“车子诚可贵,房子价更高,若为孩子故,位子亦可抛!”即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多数家庭都会倾力投入,而且“刻不容缓”!

那么,为什么当今的家庭如此重视甚至焦灼于子女的教育问题呢?其实,始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计划生育国策,便是当今家庭高度重视子女教育背后的一个有力“推手”。在多子女的传统家庭里,由于父母精力和财力有限,显然难以倾注过多的时间和金钱用于子女教育之上。然而,在当今的少子化或独生子女家庭中,一方面,多数家庭有可能集中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用在子女的教育开销上;另一方面,在少子化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中,一个孩子教育的失利就意味着整个家庭下一代的“全军覆没”!因此,多数家庭的父母们,实在是无法承受子女的教育失败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在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面前,还有哪个家庭,敢于轻忽子女的教育问题?又有哪些父母们,敢不倾其所有,用在子女的“智力开发”或“才艺培养”之类的“教育投资项目”之上呢?! 

由上可见,当今中国多数家庭高度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真可谓是“毋庸置疑”之事!然而,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想当年,我的一位学友的导师本人为“海龟”博士,师母为“国产”硕士,且两人皆为某著名大学的教授,可其宝贝儿子也就磕磕碰碰念了个中学毕业,然后成了“待业青年”,一直“赋闲”在家。现如今,我的一位朋友本人为教育学博士和教授,并在某知名大学专门研究教育问题,可其独生女儿却从小学开始就成了老师和同学眼中的“问题学生”,以致虽也能高中毕业,却又无法参加国内的高考。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老子英雄儿不好汉”的现象呢?为何甚至一些知名的“教育专家”,也“教育”不好自己的子女呢?

想来个中缘由,一定非常繁纷复杂。然而,我体会,首先,恐怕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少的父母都没能把握好对待子女的“爱”与“严”之间的分寸或“火候”。这也正是中国的古人,为什么很早就要提倡“易子而教”的缘由啦!其次,当今社会家庭结构的少子化甚至独子化状态,非常不利于父母们积累育儿和教子经验,这也造成了家庭教育之类的“缄默知识”的大量流失现象。再次,当今大多数的年轻父母们,工作都十分紧张,每天为了生计而疲于奔命,难得有时间和耐心从事认真细致的家教活动。最后,当今社会的变动不居,尤其是外来教育观念的急剧入侵,造成了不少父母的惶惑不安和无所适从心态。显然,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当今家庭教育的成效。在上述情境下,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就成了摆在年轻父母们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和难题!

尽管“教子如此多艰”,但天底下的年轻父母们,却没有望而却步。尤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迅猛兴起的互联网技术,更是为年轻父母们交流和获取教子心得提供了便利条件。今天,当你打开任何一家大型网站,几乎都会发现其中设有专门的育儿栏目或家教版面。无数年轻的父母们,从网络中获得了宝贵的育儿教子观念以及具体的教子策略和方法。通过网络平台,这种同辈人之间的相互学习,正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所命名的“并喻文化”现象。玛格丽特·米德认为,从古至今,人类发展出三种不同的文化学习方式:一是“前喻文化”,即人们主要是通过向前辈学习获得知识和经验,它在传统社会中占优势地位;二是“并喻文化”,即在社会动荡或转型时期,人们通过向同辈人学习,获取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和技能;三是“后喻文化”,指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启的信息时代里,长辈们开始向下一代学习以获得新知的社会文化现象。显然,网络时代的来临,为无数父母们通过“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方式获得和积累教子经验和能力,提供了一个非常便捷的即时化互助平台。

十分有趣的是,本书最终能够付梓面世,它本身就是作者“网络化学习”的一次有益尝试和结晶。其实,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教子经验的“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学习方式,岂不正是孔老夫子所倡言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不耻下问”精神理念的“当代版”吗?!我深信,若要通过“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方式获得教子新知,年轻的父母们就该应抱持开放的心胸,具备不耻下问的态度,并从勇于自我反省的立场出发,不断地从同辈人和自己的子女身上获得关于教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据此以观之,本书作者无疑具备了很强的通过“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方式进行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而且,透过书中一个个妙趣横生的亲子互动故事,尤其是作者对于这些“故事”的解剖和省思,更是反映出本书作者所具有的独特教子立场:即从单向灌输转向注重平等对话,从培育英才转向养成良好习惯,以及“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等民主性和平民化的教育价值理念。我猜想,对照不少家教材料中那种基于精英化的立场而进行的“高分贝”教导,也许年轻的父母们对本书的教子理念和方法会更“感冒”一些吧。

最后,需要略加说明的是:尽管我也有过一点育儿教子的经历,但本人绝非什么“幼教专家”或“家教专家”。就此而言,我实在是不适合为本书作序的。然而,由于我曾跟本书作者相聚于某个“学习型组织”共同学习三年之久,其间,作者的言谈举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经作者相邀,虽我自知言而无文,然也深感却之不恭。尤其是现今能有机会先睹书中之妙,不仅可借此重温自身的成长往事,而且还可反省自己过去育儿的不足,岂不快哉?!于是,我就“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写就了上面粗陋不堪的文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但愿本书的出版,能为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带来愉快而且成功教子的福音。

葛新斌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

二○一○年元月十日于广州旧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