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黑白灰(2)

成为记者后,拉瑟使出浑身解数,充分展示了这把利器的坚韧与锋芒。1961年,他在德克萨斯报道飓风时,一边不断抹打在脸上的雨水,一边在疾风骤雨中对着麦克风大声呼喊。这次勇敢的报道让他闻名全国,并从地方电视台走进了CBS。此后,拉瑟更是冲锋陷阵、勇往直前,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实干精神积累了非凡的业绩:1963年第一个报道肯尼迪遇刺后身亡的消息、20世纪70年代报道水门事件、20世纪80年代初乔装进入阿富汗报道圣战者游击队反抗苏军入侵、1990年和2003年两次在战争风云密布时深入伊拉克采访萨达姆……

纵观拉瑟的人生轨迹,记者不但是他孩提时代的梦想,也是他古稀之年坚定的人生信念。挖故事以晓天下是最朴素的新闻信念,也是拉瑟的生命动力。他毕生捍卫这一信念,颇有几分舍得一身剐,硬把皇帝拉下马的执拗。正是这份碰壁的执拗,让拉瑟在前辈莫罗的身上找到了共鸣。想当年,莫罗虽然战胜了麦卡锡,但是他承受的压力丝毫不小。莫罗在《现在请看》节目中指名道姓批判麦卡锡后,当晚一位CBS附属台的新闻播音员就因为说了一句“我支持爱德华?莫罗所说的每一句话”而遭到赫斯特报接二连三的谩骂和迫害,最终自杀了事。由此一斑,可窥当时形势恐怖之全貌。莫罗要是没几根砸不断、煮不烂的硬骨头,何以支撑到最后胜利?!

仔细品味拉瑟和莫罗的职业生涯,我先是被前辈勇敢无畏的精神所激励,后为优秀新闻人心愿难遂而惋惜。好记者需要多种素质,最珍贵的,莫过于有骨头。不幸的是,骨头坚硬的人不得善终成了莫罗和拉瑟的宿命。那么,如果削去反骨、磨平棱角,记者的日子能好过多少呢?那样的话,舆论中众口一词、人云亦云,还要记者干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