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也真凑巧,麻老矮做雕花嫁妆那家的女伢,是灵芝的远房表妹。女伢对麻老矮有极好的印象。认为他人虽长得丑点,他的肚才和手艺,完全可以弥补这点不足。当她听到表姐与麻老矮对歌的事,就编着法子为表姐撮合这段姻缘。灵芝的针线做得极好,女伢就以请表姐帮忙做嫁奁为由,把灵芝请到了家中。她带着灵芝看麻老矮制作的雕花嫁妆,说了许多赞扬雕匠的话。灵芝看了雕花嫁妆,也为雕匠的心灵手巧所打动。这时,与她在边边场上对歌的麻老矮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聪明的灵芝明白了表妹的用心,便红着脸对麻老矮说了一句:“看你不出,歌唱得好,雕花嫁妆也雕得这么好。”灵芝动了心,一桩姻缘就这样成就了。然而,一些人就是喜欢钻牛角尖,硬要把他们的亲事,扯到身身身身迷药上去。
在浦阳一带,人们对于麻家究竟有没有身身身身迷药的秘方,一直众说纷纭。刘昌杰则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家里有个待嫁的女儿,对于这种奇招,不能没有一点戒备。刘昌杰曾想过,让雕匠在他屋里把雕花嫁妆做好,到时候再搬过来,多付点钱都是可以的。而当地的习俗却是,雕花嫁妆必须在嫁姑的家里做成。做嫁妆的时间越长,便预示着夫妻过得幸福久长。刘家怎么能失去这个彩头呢?刘昌杰还想避开麻家,另请别的雕花木匠。麻家人的手艺实在是太高超了。刘金莲声言一定要请麻家雕匠,旁人做的她不要。刘金莲不知从哪里听说,父母之所以拿不定主意,是担心她会被麻家的身身身身迷药迷住心窍。刘金莲“咯咯”地笑得直不起腰。她对父母说:“你们的女儿难道也会被那丑八怪雕匠迷住心窍吗?你们也太把女儿看扁了。”刘昌杰听了女儿的话很是高兴。女儿虽然只有十四岁,却已经懂事了。刘昌杰决定,请进麻家雕匠为女儿打雕花嫁妆。
刘昌杰和夫人刘邬氏,生了一男一女,儿子刘金山,成婚还不到一年,儿媳名叫伍秀玲,是辰州厘金局伍总办的女儿。麻家雕匠进屋之前,刘昌杰给家里的年轻女眷,包括秀玲和金莲,订下“约法三章”:“平时不能找雕匠闲谈、玩耍;有事找雕匠必须通过大人;和雕匠谈话必须有大人在场。”秀玲究竟较金莲年长几岁,她明白长辈的良苦用心。不喑世事的金莲,却认为这是一个好笑的规定。雕匠进屋,是请先生择了日子的。这天正逢浦阳镇赶场。雕匠师父麻老矮带着大喜、二喜,挑着行头,进了刘家窨子。一同进屋的还有师父娘灵芝。灵芝来浦阳赶场,打个转身就回麻家寨。有父亲立下的规矩,金莲不敢到厅堂里去看。她一上了绣楼,从那里往下看,一目了然。请来的雕匠师父和他的两个儿子,一般的矮小,一般的丑陋,和外面的传言没得差别。令金莲不解的是,那师父的婆娘,怎么长得那么光鲜?金莲的母亲虽是徐娘半老,却风韵犹存。拿母亲和那妇人相比,母亲也黯然失色。金莲不解,这样光鲜的婆娘,怎么会嫁给如此丑陋的汉子呢?金莲禁不住心里“咯噔”一下,天哪!这伙雕匠莫非真的有身身身身迷药!她更想不通的是,老娘如此有模有样,两个儿子竟然没得丝毫老娘的影子,而是把老子的尊容全盘继承了下来。
雕匠进屋的第二天,麻老矮便带着二喜回了麻家寨。刘家窨子里,只剩下大喜一个人。雕匠做雕花嫁妆有规矩:雕匠进了屋,在整堂嫁妆完成之前,屋里的雕匠是不能断档的。若是断了,主东便认为是彩头不好。父亲临走前,嘱咐大喜把要雕作的家具先画出个图样来请主人认可。这天下午,麻大喜拿着一张图,来找刘昌杰:“老爷,我这里画了一张图,请你过目。”
“我看看,哦!是个梳妆台的图嘛!这是金莲用的要让她来看,还有太太、秀玲,让她们都来看。”刘昌杰拿着麻大喜画的图,这样吩咐丫头桂香。
不一会儿,仨娘女来了,轮番捧着图看。只见那梳妆台的设计图,除了上下的缕空雕刻之外,最突出的是一个由莲花和鲤鱼构成的镜座。
刘昌杰问女儿:“金莲,你说说看,这张梳妆台的图是个什么意思?”
刘金莲摇了摇头,吐了吐舌头,说:“我不晓得。”
刘昌杰哈哈地笑了。他对麻大喜说:“小师父,我来说说,你看对不对?这梳妆台的底座,两朵莲花和两条鲤鱼。这莲花,就是我的女儿金莲;这鲤鱼,就是我的女婿复礼(鲤)。小师父的意思是这样吗?”
麻大喜点着头,说:“是的!老爷好悟性。”
秀玲在金莲的耳边说着悄悄话:“把你们俩的名字都雕了上去。我的那套嫁妆,可没有这么个说法啊!”
金莲看着画有莲花、鲤鱼的梳妆台画图,不由得两颊绯红。
刘邬氏夸奖道:“都说麻家雕匠手艺好,果然名不虚传。这好手艺都出在雕匠师傅的心上。”
小雕匠麻大喜不卑不亢,侃侃而谈:“这新娘房里的家具,除了床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这梳妆台了。夫妻好合,常常表现在梳妆台前。古时候,有个典故叫‘张敞画眉’,在什么地方画?就是在梳妆台前。除了刚才老爷所说,把小姐和姑爷的名讳,嵌入了画面之外,我在画这图时,还想了一层意思。”
刘昌杰问道:“什么意思,你说说看。”
麻大喜说:“这画面上的鱼,自水中跃出。这莲花又叫荷花。这张摆在新娘房中的梳妆台,就是小姐和姑爷‘鱼水和谐’呀!”
刘昌杰禁不住连声称赞:“对!鱼水和谐!鱼水和谐!”
麻大喜接着说:“再有,梳妆台上为哪样要雕两朵莲花、两条鲤鱼呢?这就是说,小姐和姑爷,永远都成双成对。莲花和鲤鱼,也不单只是嵌进小姐和姑爷的名字。古人有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其中的‘连理’,也正好应在小姐、姑爷名字中的‘莲’和‘礼’二字上。”
“好!好!”刘昌杰对于麻大喜的构思赞不绝口。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来自苗乡僻壤的小雕匠,竟有如此奇妙的构思!为了再试他一试,刘昌杰问道:“你说说看,这‘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句,出自何人的哪首诗里?”
麻大喜回答:“它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说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娘娘生死不渝的情缘。”
“你常常读书吗?”刘昌杰问。
麻大喜说:“我们做雕匠手艺的人家,都是有钱的大户人家。这些人家,都有好多好多的书,我便常常借来看。”
刘昌杰说:“我的屋里,也有好多好多的书,书房就在阁楼上。想看哪样书,跟我说一声,你可以到书房里去取。”
“多谢老爷!”麻大喜很有礼貌。他接着说:“如果老爷、太太点了头,我就按照这个图下料了。”
刘昌杰看着精彩的画图,实在有点不相信,就是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小雕匠画的。又问道:“出这样的画图,你们雕匠有定规吗?”
麻大喜回答:“定规是有,爹爹也把定规教给了我。可不能完全照着定规做。定规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比如这个梳妆台,就是依据小姐和姑爷的名讳画的。老辈有句话:‘十套嫁妆九个样’。每套嫁妆,都要根据东家的不同情况,雕出不同的图样。这些图样都出在雕匠的心中。东家满意了,雕匠心里就高兴。做这样一套嫁妆,花费银钱,还要服侍匠人,一般人家是做不起的。我们这些做雕花木匠的,一世人生也雕不了几套嫁妆。每雕一套,我们都会尽心尽力做好的。不图富贵也图名。留下个好名声,手艺人也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