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苦被明主弃。张继升自认为非常有见地的这些文章,却在当时或被人不屑一顾或被认为是离经叛道,这让怀揣报国之志的张继升徒增郁闷之气。张继升觉得,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1985年,35岁的穷教师张继升纵身下海,创建了三联(取工、农、科研三方联合体之意)集团。“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他决定实现自己的书生报国之志。
两年后,18岁的早熟少年黄光裕,跟着大哥黄俊钦闯荡到了北京,在珠市口附近包下一间叫国美的小服装店。因为两人对服装生意一窍不通,于是决定继续倒腾他们的电器生意。穷小子黄光裕,没有书生张继升那么多的理论和架子,常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去调查市场行情,有时还推着三轮车将货物扛回来。
3年后的1990年,当黄光裕兄弟正在绞尽脑汁如何摆脱电器零售中间商时,当张继升正在为年销售额突破一亿元奋斗时,刚丢掉铁饭碗的张近东和他的哥哥张桂平在南京宁海路上新开张了一间仅200平方米的空调专营店。27岁的张近东鸿运当头,开店第一年竟然就做了6000万元的生意。
到了1992年,张继升开始吹响三联集团第二次创业的号角,大张旗鼓地进军房地产行业,并于当年9月和山东即墨市签署了合作开发田横岛及周围岛屿的协议。巧合的是,张家大哥和黄家大哥都先后“移情别恋”房地产,把红红火火的家电生意一股脑儿甩给了自家的小弟们。
就在这一年,黄光裕把北京所有的店铺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从而形成了中国最早的连锁雏形。
争雄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早期,三联、苏宁、国美迅速壮大起来,但它们分别局限于山东省、南京市、北京市等地。他们当时甘心困守一城的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因为根本没有那个实力和精力,第二是因为他们自己对整个产业的趋势没有清晰的把握。
有意思的是,张继升、张近东、黄光裕三人都曾“误入歧途”——张继升除了进行田横岛的开发以外,还开发了阳光舜城、凤凰城、彩石花苑等楼盘,并早在1996年就率先进入了互联网,创建了百灵信息网;张近东在家电零售以外,也一直在染指房地产,据媒体报道,截至2007年初,他累计土地储备可开发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比起大哥张桂平毫不逊色,只是低调得多;黄光裕更是不甘寂寞,于1996年左右一度把国美电器甩给其二妹夫张志铭全权打理,自己则效法大哥黄俊钦,把全部精力投入了房地产和投资业务。
并购专家冀书鹏揭露此种巧合的根本原因所在时说:“他们的家电连锁零售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没有多少利润可言,但却可以产生大量沉淀资金。面对手里大量的现金和眼前伸手可及的房地产暴利,他们没理由不心动!”
但渐渐的,精明的张近东在一片迷雾中窥见了行业的光明前景,于是迷途知返,回归到家电连锁零售的主业上来。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初,国美和苏宁几乎同时开始迈向全国的征伐之途。1999年7月,国美在天津开设两家连锁店,12月又抢滩上海,给当地的家电零售商们造成了巨大的恐慌;2000年,苏宁实施二次创业战略,开始推进全国电器连锁经营。
就在张近东衔枚疾行时,张继升因为2000年收购了郑百文率先实现了借壳上市,从而名声大振、意气风发。据张继升本人介绍,经过15年的时间,三联集团已经成为员工3万人、净资产3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涉足房地产、商贸、电子信息、旅游、投资银行、传媒等多个产业领域。但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此时三联已经是祸根深种——田横岛等房地产旅游项目成为日后吞噬集团现金的无底洞;而郑百文的重组,让张继升数年时间内深陷其中,难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