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这更不吉利了。
果然没几年,就有枭雄人物张角挑起义旗,造反了!
张角自创“太平道”,经营10年,徒众达10万 ,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分为“三十六方”,也就是36个分部,管理得井然有序。
他懂得利用人心,到处散布“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迷信预言),又派人在各地衙门的门上,用白土涂写“甲子”字样,制造舆论。
到起义时,三十六方揭竿而起。义军以冀州为中心,人数多如飞蛾,所以当时也有人叫他们“蛾贼”。
黄巾起义被各地军阀镇压后,军阀们互相又发生混战,这才生出一部金戈铁马的《三国演义》来。
谶语终于应验了,有什么样的民谣,就有什么样的民心,自然也就有什么样的历史结局!
东汉渐渐也走到了末路,有更大的枭雄董卓冒了出来,带兵进京,扶立了傀儡皇帝汉献帝。
董卓是个没人性的家伙,他刚一得手,就挟持老百姓迁都长安(也想开辟新天地?),把洛阳一把火给烧了,造成200里内没人烟,彻底应验了那个谶语。
董卓控制了朝政,便也想铸钱。
铸钱的铜不够用,就把民间的铜货、铜钟等铜制品都毁掉做原料。长安原来收藏着秦始皇收集天下兵器铸造的12个铜人,董卓连这个也不放过,给毁了10来个。
董卓铸钱,不是为了造福人民,而是为了以钱捞钱。他废掉通行已久的五铢钱,改铸小钱流通。政治家要想搜刮民财,最好的办法就是铸造不足值的钱,董卓虽是武夫,可也很懂得这个。
他铸的董氏小钱,简陋到连文字都没有,钱边和钱孔都没有凸起的边,在原料上能省就省。
不用问,这样铸出来的小钱,质量极差,又小又薄,根本流通不开。
钱一不值钱,就是通货膨胀,当时谷价涨到几万钱、几十万钱一石。到市场去买两箩筐米,大概就得给人家两箩筐钱!
这就没法过日子了。古时老百姓好像比现在要聪明一点,买不起,我就不买;钱不行了,我就不用。从此以后,“钱货不行”,又回到神农氏时代,大众实行物物交换。
看《三国演义》,好像董卓的败亡,是因为他和义子吕布争夺美女貂所致。这是小说家给历史加的调料,信不信由你。实际上,除了政治上的失败以外,董卓把汉末经济破坏得一塌糊涂,大失人心,也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挟天子以令天下,得意了才四年,就被亲信吕布所杀。消息传开,长安百姓歌舞于途,置酒肉互相庆贺。董卓陈尸街市,其家族被夷灭。
史书上记载,当时天气渐热,董卓身躯肥胖,尸体油脂流满一地。守尸的官员恶作剧,制作了一个巨大的灯芯,插到董卓肚脐眼里,用火点燃,竟然燃烧了一整天。
——叫你铸钱,铸吧!
钱,是那么好玩的吗?
三国的钱,要数魏国的最“仁义”
接下来的事情,咱们大伙都熟了,那就是三国。
三国,当然是有三种货币制度,哪一国的最好?有点超出咱们的想象——是“奸臣”的儿子曹丕建立的魏国最好。其他两国,都不怎么样。
什么叫好钱?什么叫好的货币制度?相信大家看到现在,也都明白个一二了:就是钱的成色足,形制统一,不要老变。当国者,不要看到老百姓手里钱多,就坐立不安——民富则安,老百姓对你的认同感也就强,你慌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