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权利 第二章(18)

这下,周妹夫一手交钱,一头戴帽(这实在是个特例,恰好福建空了个位置,更有信息对了称——书吏给了内部信息),往福建当县领导去了,而李慈铭先生因为多与老婆缠绵了几夜,待他赶上京城,却再无位置。他也许理论过,但肯定没理论赢,清政府不是不给他翎带,而是暂时没有。这个理由把李慈铭先生给噎住了,做声不得,有什么办法?等吧,死等吧。等待的日子难啊,度日如年,何况李慈铭先生寄居别人家,“李到京,不能到部,乃住畇叔家”。篱下的日子不好过,他天天眼巴巴地望着紫禁城发帽子。等了一年两年,等到了一个春节,家家户户,高高兴兴贴春联,李慈铭先生却是辛酸得紧,于是,他在居处贴了一副对联:保安寺街,藏书十万卷;户部主事,补缺一千年。“藏书十万卷”,那是真的,李慈铭先生是清朝大儒,“未及冠,文名震越中”,“及官京师,益延接群士,俨文社主盟”。而“补缺一千年”呢?不知是怎么计算的。清朝另一位著名的书法家赵之谦也曾经捐了江西知县,等了N年,都没等上,等得心躁,雅不起来了,风度不起来了,于是以文人艺术家特有方式发牢骚了,他把书房里的匾额取了下来,换了一块新的: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隺斋。隺是县长的意思,1729是当年清朝的县域数。可能是赵书法家一个县一个县地扫视过去,觉得每个县长的身体都健康得很,补缺要到猴年马月呢!

补缺1000年,也是文人爱夸张,真要那么长吗?如果官员交流与换岗比较快的话,比如,县长去年你来做,今年到我家,那么不要1000年,420年就够了。李日先生给算了一账:咸丰同治年间,因为捐纳和军功记名为提督者近8000人,候补总兵者20000人。当时全国共有提督位置19名,总兵位置可能多一些,如果一年一换的话,只要420年,估计每人都可过个官瘾。

苦啊,这日子真难过。但李慈铭与赵之谦怎么说也是名人,有名人的光辉照耀在那里,情况不会那么悲凉。一是帮忙的人多,二是名人不用,造成的负面影响那可大了去了,政府也不能不优先考虑。所以,没等几年,李慈铭先生补上了户部主事,而且不久也升了上去,当了御史,弄了个省部级。只是那些倾囊买官却又名气不彰者,那日子才真正难熬啊。李慈铭先生为了革命工作,把田产给卖了,其实还不算豪气,有位老兄把裤带都给卖了,他买的是个候补巡检。苦等多年,依然没能补上,平时还好过,寒冬腊月了,还常常是雪天戴破帽,雪地打赤脚。那间破屋,门窗都没,“其妻与子女五六人,卧在一床,俱穿破单衣,饿已多日,大者不能言,小者不能啼”。

身苦不为苦,心苦才真苦。湖北有个候补道员名叫恭钊者,他的家庭还算可以吧,反正是经常搬家的,每搬一次家,他都叫仆人把墙壁给砸破。他可不是弄时尚,把刚买来的新裤子铰烂当沧桑,他的意思是,炒股炒得心理亏了,承受能力差了,回家不喊爸爸叫爹(跌),而叫兄长(疯涨)了。墙壁砸破了之后就问仆人:“此缺何不补?”仆人在那里高声应:“老爷,快补了!快补了!”

这真让人纳闷。这些候补干部与后备领导不搞集体上访,我是不纳闷的,你是干部,你也上访?看我开除你!交了钱,却买不到帽子,我也不纳闷。向领导私人买帽子,那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不交货,那我告你。但清朝的情况不同,这是国家政策,什么事情只要干部把国家政策一拿出来,谁敢放个屁?我所纳闷的是,清朝政府对这些人怎么如此刻薄呢?解决这些人的工作问题、职务问题,也许确实困难,可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啊!是不去想他们的死活,还是思路没打开?办法好多啊,而且很现成:设一正N副,还设N个县长助理、N个市长助理,不就解决一大批?如果还不行,可以设立调研员之类的嘛,多弄些助调、局调、巡视员、主任科员,所有候补都消化了!反正这些非领导职务,是个大框,没编制限制,有多少可以装多少。而且不要他们工作,也就是说不让他们来争实缺,只要级别升那么一级,工资加那么一级,他们大都愿意。这样问题就轻松解决了,普天同庆,皆颂皇恩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