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性的形成(1)

中国还是个海陆国家,陆疆有20000多公里,海疆有18000多公里。海洋和陆地的生活方式应该使中国文化产生多样性和丰富性。中国还有许多岛屿,总共大约5000多个。它们天气、地理风貌各异,却没有撕裂中国文化,而是将其集中起来,表现出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相融合的这样一种文化气象。

中国的地理地貌十分复杂,山地和高原占了很大的比重,有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此高原上耸立着多条高大山系,位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中国又有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这种不同水平地带的地形地貌又构成了中国垂直的景观,从而将中国文化的繁杂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加强。但是,令人惊奇的是无论是东西南北的差异,还是临海、内陆、高山、低地的差异都被中和了。

中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仅次于苏联和加拿大,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国早期的民族可能比现在的更多,今天仍然还有56个民族,人口的体量已经达到13亿人,占了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复杂的文化里中国人仍然能够融和,这与它的文化居中有密切的关系。

中华民族以其合适的文化,生活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它以一种恰当的、中正的文化使之繁荣富强了起来。这一繁荣富强持续了两千年之久,由此形成强大的文化一直绵延至今。中国广大的平原经由劳动人民的努力已经连接成成片的耕地,丘陵也被辟为梯田,发展成农业。在西北荒漠的大盆地内,利用源自高山冰雪的河流,引水灌溉,建立了绿洲。在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许多山地,利用天然草原,发展出了畜牧业。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生产活动中,不断地应用自然,积累了丰富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经验,这一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习性使然。

在5000年的中国文化历史进程中,由于中华民族中正的人文精神与自然环境的贴切与符合,他们所以生存着,持续着、发展着、扩大着、漫延着。这一文化精神所引发的态度、方式以及日常生活形态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高度谐和。由此使有历史记载的3000年的中华文化这一脉至今仍然继续,中华文明虽不是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文明,但是这一文化精神2500年没有断,并且依然滋生发达,这在世界上的确是绝无仅有的。儒、释、道浑融的中华文化中的一支,以仁、中庸、中正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是其标志之一。

中国不仅在资源上居中,而且在身(生理)、心(心理)、神(精神)三重需要中居中;在觉悟的形、意、气、质、性五层之中居中;在一、二、之各端之中居中。在此之中生出的中国人的心性,它既不是印度的坤性,也不是德国的乾性,而是易性,即为乾坤之际。

读书导航